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特别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有时候喜欢面对面谈事情,就是觉得当面交流的效果比书面或者电话交流效果好。但实际上即使是当面沟通,有些时候因为人的预设不同,能否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也很难说。
我们常说“言外之意”,这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挺常见的。就是不把话直接说明了,而是靠听的人去辨别,自己得到说话者想表达的真实想法。这在男女生谈恋爱的时候特别明显,一方说话点到为止,也不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明说,要靠另一方去体会,甚至去猜。如果双方是在一个频率上,那这样的相处方式会带来很多生活情趣,但如果双方的步调并不一致,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令双方都很不开心,还觉得对方都不为自己考虑。
人的天赋差异很大,有些人就是能听出别人话中的言外之意,有些人就算是你已经觉得自己讲得很直接了,但对方就是还没明白。当然我们从表达者的角度来说,一般都会先反思下自己是否表达清楚,只要达到一般人都能明白的程度,那基本表达就算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避免遇到一些就是无法与你顺畅交流的人。
这另一面就是很多人会去揣测别人的想法,可能对方是上司不方便直接问明意思,也可能是性格不喜欢与人有直接冲突就喜欢自己在心里想。但根据有限的生活经验发现,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愿意直接沟通交流,把话说清楚比猜来猜去好太多了,一来提高沟通效率,二来不用费精力去琢磨别人的想法。要知道这世上最难的事之一就是去猜别人心里的想法,自己的想法都时时在变化,何况别人的呢,这个点是这么想的,下个点就变了,想明白一个点就已经很费劲了,更不用说跟上别人想法变化的节奏。
在双方的对话中能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固然是好,但也没必要因为自己听不出对方的潜台词而困扰。毕竟有些人就是天生比较直接,你要去改变自己的天性也是件挺痛苦的事。何况有时候揣测他人的想法还会搞错意思,这种可能性也不小。当然,有时候说话的人可能就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说一些模糊点的话,让大家各种猜,混淆视听。
对于个人来说,听出话说人的潜台词有些时候是可以训练的。比如经常有接触的人,时间长了就会了解这人的表达习惯。但我们经常接触的人是有限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我们都是不够了解的。与其自己去猜对方的想法,不如选择直接明说,或者不方便明说的时候就看对方的行动。一个人的行动也是表达内心想法的方式之一,很多时候听人说的太多会被误导,不如把重心放在这人是怎么做事上的。
想到“言外之意”这个话题也是某段时间特别心累,明明可以摆在台面上的问题不明说,即使你直接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方也还是习惯回避的态度。但反过来想,语言有时候是有效信息的来源,但同时也得承认,语言有时也是获得有效信息的干扰源。就像有的人说得特别好,做起来完全是南辕北辙。这么想的话其实也不用太纠结能不能每次都听出对方的潜台词,除了话语之外,也有很多别的方式让你明晰对方的想法。再说了,说到底还是自己怎么想最重要,以不变应万变,一直跟着别人的想法走就太累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