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親的角度看領養
一位女士年輕的時候把她的女兒送給別人領養,她問:我應該對此做些什麼嗎?
答:我可以對此說些什麼,你仔細體會我說的。首先,你要意識到,這是既成的事實,你無法改變它。你把女兒送養對她來說是個艱難的命運,這對她來說是很痛苦的,她小時候需要從你那裡得到的沒有從你那裡得到,你沒有辦法回到過去補償她,雖然你後來又和她團圓了,你還是不能平衡。所以你至少要在你裡面意識到:是的,我做了這件事,在那個時候,那就是我要的,那就是我的決定,然後和你的罪惡感在一起。
女士(搶著說):我並沒有覺得罪惡,因為我知道我把她送養的理由是我要給她我給不了的。
答:但是你要記得,孩子最想要的永遠是和他們的親生母親在一起。
女士再度插話:即使她得到了另一個母親嗎?這對她來說比較好!
答:等一下,注意你現在的反應!我們在談一件很痛苦的事,所以你可能會為自己辯護,這沒有關係,你只要注意自己的反應,想要辯解就是罪惡感自然的表現,可能你需要更多時間。
當時你以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你誤解了,那沒關係,你那個時候不明白,孩子就是希望和父母在一起。孩子可以生活在貧窮的家庭,有艱苦的環境,但是他們內建的本能是和媽媽在一起,或許你想的是「這對孩子比較好」,但你可能也想過「這對我比較好」,這也是你必須覺察的。你不是唯一會這樣想的人,別的媽媽,即使她們沒有把孩子送養,她們也會認為「這對孩子比較好」,但其實她們想的是「這對我比較好」,這是很普遍的父母沒有意識到的事,當他們說這對我的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其實他們想的是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所以如果你要發展你的覺察,這也是你要注意的。
女士:有沒有什麼我能為她做的?
答:你能為她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覺察並且真正同意,這就是我做的,同意你已經做了的事。還有,你還可以為自己做一件事就是和那個男人和解。
女士:我已經有30年沒有見過他了。
答:我知道,但可能有些事情你和他之間還沒有了結。
女士沈默流涙。
答:我不是說你一定要怎麼做,要見他還是怎麼樣,但你可以去察覺我內在是否還有些事情需要和這個人做個了結。你可以去做排列,排你和這個人,然後你很快就會知道你和這個人之間是否結束了。當我看著你,我不需要做排列也知道你和這個人之間還有一些事。你可以找人為你提供這樣內在的空間,讓你去完成和這個人之間的事。
此外,你可以給你自己一些支持,不只是關於女兒送養這件事,我可以看得出來,有些東西你沒有從你母親那裡得到,你和你母親之間還有一些未解決的痛。問題有不同的層次,而你可以治癒,這是好消息,因為至少你現在可以談它們了,這代表你有內在的力量,你可以面對。
女士:這也是為了她。
答:不要忘了你,這也是為了你。母親常常會忘了自己,記住,你的需要也很重要,不要想這是為了她,要照顧你自己的需要。
領養是一個多層次的主題,有時候針對領養做排列並不見得是好事。比方說,一個站在父母位置上的孩子從排列當中看到母親當初放棄他的心情,他了解了母親的心情,但是這幫不了他,她對母親有很多諒解,但是他對自己並不諒解,他還是試圖去做母親的母親,這種情況下,排列的效果並不好。對排列師而言,幫助案主脱離父母的角色,回去做孩子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必須知道他自己的需要才能做孩子。
排列和治療
問:您在Zoom上面和案主連結的能力十分驚人,您是否已經放棄使用排列?
答:我已經工作很久了,同時我跟隨了許多非常棒的老師,所以現在我不需要排列就能看見很多事情,如果你還沒有工作很長時間,還沒有辦法很快地看見,或許用排列排出來對你來說是好的,過一陣子之後,你會發現你自己的風格。
一個好的治療師是懂得如何快樂起來的人。
永遠不要可憐你的案主,無論他們身上發生了多麼悲慘的事,只要你對他們感到可憐,你就帶走了他們的力量,直到你可以不對案主感到憐憫,你最好不要去和案主工作。
不要針對同一個議題做太多治療,因為那代表你並不想被治好。我們的頭腦喜歡問題,如果沒有問題頭腦就沒有事做。所以我們要搞清楚,我們去見治療師只是想要談一個問題還是想要解決問題,有些人如果不談問題就無話可說。
治療把太多精力放在過去,而靜心是專注於當下。
羞恥和罪惡感
我們在自己身上下工夫是爲了解除生物上的本能的連結,這種想要連結的本能使我們能和我們的族人在一起,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自然的動力,和我們的族人在一起,我們活下去的機會更大,但是這種連結的本能有時候會令人做出很可怕的事,所有的戰爭和殺戮都是出於這種連結的需要,為了歸屬,人會理所當然地做出非常殘忍的事。
羞恥和罪惡感都是這種連結的副產品,一個小孩子會想要和媽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因此他很快就能感知到媽媽不喜歡什麼,然後孩子就會覺得他自己想要的是不對的,如果孩子想要的和媽媽想要的不一樣,孩子不會想媽媽是錯的,而總是會覺得一定是我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孩子總是會理想化他們的母親,所有的孩子都會這樣做。如果你覺得你的媽媽很糟糕,那麼你只是在用相反的方式理想化你的母親,因為你認為你的母親應該是完美的,當她不完美的時候,你就認為她很糟糕。這就是在治療當中我們常見到的,不是理想化父母,就是妖魔化他們,而實際上是什麼呢?父母既不完美也不是很糟糕,他們就只是平凡的人。
所有的父母都會在某些情況下阻止或糾正他們的孩子,但是他們怎麼糾正卻是關鍵,如果他們告訴孩子,「別這樣做,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但我還是愛你」,那麼孩子就能發展出正常的羞愧。如果父母太暴躁,或是用羞辱孩子的方式去糾正他們,那麼孩子就會發展出病態的羞恥感,他們會對自己本身,而不是對他們做的事感到羞恥。
罪惡感是針對行為,羞恥則是對自身。
我們會有罪惡感,有愛,就有罪惡感。如果你只想做個好人,那麼你還是被罪惡感束縛著,你不想有罪惡感,所以你極力去討好。成熟的第一步是忍耐罪惡感。
什麼能夠治癒羞恥?愛,愛和喜悅能治癒羞恥。當你感到自愛,你就開始治癒你的羞恥。一個孩子需要母親的愛,因為孩子不會愛自己,他需要從母親的愛來映射自己。所以你不能從母親那裏得到的,你想辦法給自己,這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母親,把自己再生出來一次,自愛同時幫助你從本能的連結當中解脫。
喜悅和快樂也能治癒羞恥,一個人沒有辦法同時感到快樂和羞恥,所以什麼使你快樂?什麼使你你樂在其中?你去做一些有創造性的事,比如藝術,你就忘掉了羞恥,這就是為什麼藝術能療癒,只是去創造,你就從羞恥當中解脫。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