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生孩子!”
偶尔,会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对于生育的恐惧。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女性希望能主导自己的身体,不愿成为生育机器。这也让我产生联想:未来的社会,怎么样能让不想生小孩的女性不用生小孩。
以下内容较反社会,仅作一时脑洞发散与人性探讨之用。
一个比较大胆而又极致的构想,就是我们未来的人类社会,会很像《美丽新世界》一样,不再由单个家庭的女性负责生育,而是集中管理,有一个机构负责整个社会新生儿的诞生。
如果科技水平够先进,就很像这部反乌托邦小说以及许多影视动漫作品一样,由机器与培养液形成培养机器,从中批量生产人类生命。(事实上,2017年已经传出人造子宫试验成功的新闻。)
如果仍需要人工受孕的形式,或许代孕,会成为一种正当化、规范化的职业。类似老师、律师要考资格证,代孕者也需要证明自己有相应的生育能力,并且从事这一行业出于自愿。
不是每个女性都想当生育机器。但如果代孕者享有较高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不排除有些女性愿意效劳。或者随着科技的发展,男性也可以生孩子了。
总之,通过生育权集中在部分人身上,令更多不意愿生育的女性得到解放,单纯从对于社会的功利性而言,由更能生育的人来负责生育,效率更高。
当单个家庭不用再负责生育,”父亲“、“母亲”一类的身份将极大地减少。人类传承已久的血缘关系,或许会被更加统一直接的社会关系所替代。
如果说当今的我们,在上小学之前,生活完全以家庭生活为主,从上学到出来工作,是家庭与社会生活并重。那么这个制度之下,将不会“家庭”这个概念出现,从一出生开始,人们都是从社会出生而来,并接受其管理与教育的兄弟姐妹。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将会变成“世上只有社会好”。因为,比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妈妈,社会将成为所有人统一的母亲。
这个设想听上去很可怕,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又能解决一个问题:现实中,不是每一对父母都是称职的。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考试,唯独父母不用持证上岗。这样一个现象,是不合理的。而在这个设想之下,想当父母的人也能完成心愿,但财富、社会地位、修养必须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在这样一个构想的理想社会里,只有有钱人与贵族,才能为人父母。
其实如今的社会,我们也已经看到,条件更好的家庭,双亲能更好地行使父母的职责。他们能付出更多的教育成本,以及能给孩子更明确长远的人生规划。
而对于贫困甚至一般家庭而言,父母能把孩子养大,就实属不易,别说在教育与人生指导方面提供更好的资源。
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怀感激。但从一个理性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把孩子养大,但没有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样的养育,本质上是缺职的。
更何况,在传统观念中,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利己的,比如为了防老,比如像农村里生许多个小孩,到了一定岁数不用继续读书,统统出去打工,补贴家里。
当“父母”这一身份经过严谨慎重的考核,或许更能体现其神圣性。
当生育是集中管理的,还可以应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育率过低的必然问题。通过宏观调控,能直接决定生育率上涨还是下降。
这样的设想似乎能解决社会上一些问题,但不排除会出现新的问题。并且,当一个生命的诞生不再是自然而成,而是由人工与机器强项干预,直接目的是为了增添社会劳动力,未免是一件令人心寒的事。若是如此,人类的诞生与如今为了食用而人工繁殖的海鲜、牛羊猪有什么不同?
以上构想,作为一部科幻小说的故事背景还蛮有意思的:在未来社会来,“父母”是一种稀缺的身份,需要考证以及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可拥有。大部分人,统一从人造子宫中诞生,从出生起就是接受统一思想与教育的社会人。家庭,是一个很古老很遥远的名词。私下生育,是犯法的。
我会编造主角就是父母私下生育的结晶。在冰冷无情而又极度追求有用高效的社会机制里,主角的父母因为爱情而结合。是为了说明,繁衍,是人类作为动物无法消去的本能。
主角将去寻找“父母”“家庭”这样失落已久的存在,当中他将面临外人的歧视,社会的干预。但血浓于水的羁绊,是他终将没有放弃的强大动力。
先这样。具体情节暂时没想得更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