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
生命之光 欲念之火
《洛丽塔》改编自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97版电影译作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名字取自苏轼的一首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的好友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先生便作了此诗调侃张先。“梨花压海棠”意指“老夫少妻”,但用在这里,我认为并不能完整地概括影片内容,也与影片主旨相去甚远。“洛丽塔”是一种意象,意象的背后暗藏的是亨伯特内心的欲念。
1955年,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出版,书中描绘的恋童、乱伦、情色,使得作品一面世便备受争议。纳博科夫解释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只猴子的新闻,并强调作品并不带有道德说教。但外界的批判与争论反而使作品的影响力愈来愈大。
影片与原著都是以亨伯特的视角展开,单方面的独白必然是片面、不完整的,这种缺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看到亨伯特的内心世界,却难以去窥视洛丽塔的心理活动。“喧宾夺主”的反差让我们陷入了一种错觉:亨伯特的虚荣与残忍,看上去却有点“感人”。
“感人”只适用于洛丽塔,但即便是适用也显然是从来没有成功的。洛丽塔随奎迪而去对故事的结局无足轻重,从花园里的一瞥,悲惨的结局就已经无可挽回。亨伯特强烈的控制欲、占有欲与洛丽塔的叛逆、追求自由、刺激,这之间原本就相互对立。
这种对立并非此消彼长,被压制的欲望反而变得无所顾忌。亨伯特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惜背离自己的意愿,他与夏洛特结婚显然是为了这一点。在结婚这件事上作品也努力去让我们看到亨伯特本质上的卑鄙与龌龊。
影片中有这么一段,“在我们结婚后的头六周,我成功地逃脱了大部分的丈夫的职责。整个七月,我一直给夏洛特各种不同的安眠药,她很开心地吞下它们”。亨伯特把自己对夏洛特的厌恶全写在了日记里。
夏洛特的离世可以说是亨伯特一手造成的,但这并没有让亨伯特陷入不安与自责,或者说罪恶感只存在那一瞬间。亨伯特也一直清楚他与洛丽塔在一起是罪恶的,但他真的有罪恶感吗,却不见得,这种罪恶感显然已经被欲望压制。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
初恋安娜离世的打击冻结了亨伯特的情感,亨伯特一直在寻找她,这是亨伯特的恋童情结。洛丽塔无疑是一位性感的少女,但我认为,“少女”和“性感”不足以彻底打开亨伯特的欲望,毕竟亨伯特不是奎迪式的人物。安娜与洛丽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用“勾引”一次去形容洛丽塔,我是极不认同的。一个十二岁的少女又懂得什么呢,尽管她是早熟的,洛丽塔是介于天真单纯与情欲放纵的两者之间。洛丽塔缺失父爱,她接近亨伯特更侧重于是一种天然本能地寻求中年男子庇护的情感。
洛丽塔对情欲的态度是由好奇到厌恶的一个过程,厌恶的态度在影片后期更为突出。这种态度让洛丽塔与亨伯特的关系看起来像是一场交易,洛丽塔暗中攒钱试图脱离亨伯特的控制,这是亨伯特不能容忍的。在控制力这一点上,亨伯特显的十分无力且局促。
除去物质方面,我在亨伯特身上看不到任何让洛丽塔留恋的地方。哀求与退让无法禁锢洛丽塔自身的叛逆。亨伯特总是充满担忧地看着他的性感少女,明知她要逃走却只能徒劳地做一些无用的努力。
亨伯特不顾一切地想把她留在身边,但监视和管制只能加速洛丽塔的离去,而他又不得不这样做。亨伯特没有从洛丽塔身上得到一丝幸福与安心,相反,从见到洛丽塔的第一面起亨伯特就已经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与不安。
当两人的矛盾达到高潮。奎迪的再度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似乎是一种必然。我想,“离开”对于洛丽塔来讲是一件好事,即便生活拮据,即便褪色枯萎。
洛丽塔,是亨伯特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光”是亨伯特活下去的希望,“火”是走向灭亡的根源。亨伯特狼狈地挣扎于自己的欲念之中,多愁善感又气急败坏。他的爱是真挚的,但这份爱又太过疯狂,伤害了夏洛特,伤害了洛丽塔,也伤害了他自己。
只是一场交易
影片对于洛丽塔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斯万的表演天赋为“洛丽塔”的意象赋予了不朽的具象。即使身处银幕之外,也很容易被她吸引。前面我所说用“勾引”一词去形容洛丽塔是极其不恰当的。
洛丽塔性感美丽,显然她也十分清楚自己身上无时不刻散发出来的诱惑力。她深谙如何去运用这种诱惑力来获取自己想要的。洛丽塔能够洞悉亨伯特内心的欲念,在这场“交易”中,洛丽塔似乎更“高明”一些。
“从这里到你那辆熟悉的旧车只有25步,跨过这25步,跟我在一起吧。”
“你是说如果我跟你一起去汽车旅馆,你就会给我点钱。”
“不,我是说离开这里跟我一起生活,一起死去,和我一起做任何事。如果你拒绝,你仍然能够拿到这些钱。”
影片到这里,亨伯特的爱已经突破了伦理道德限制,我很相信亨伯特的爱是真挚的,这也符合原著的主旨。亨伯特愿意去忘记一切,只要洛丽塔能跟他走。但洛丽塔只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开心地数钱,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走进亨伯特内心,她想要的只有钱和自由。
这彻底击碎了亨伯特的幻想,洛丽塔曾经离他那么近,却从来没有属于过他。亨伯特心灰意冷,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在亨伯特心中最美的时光是他们开车游历整个美国去追逐落日与黄昏的日子。亨伯特的爱如此疯狂,几乎已经让我忘掉了这份爱的道德与否。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纳博科夫说,“亨伯特是一个虚荣、残忍的坏蛋,却让自己看上去很“感人”。你可以“贬低”一个传记人物,但不可能贬低一个幻想出来的人物”。
这部影片的色调是明艳安静的,氛围却充满着躁动不安。影片很多镜头细节包含了性的隐喻。这样一个贯彻了伦理道德、铺满了情欲纠缠的影片如果处理不好根本是无法上映的,相对于原著来讲,电影中亨伯特的形象已经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美化”。
纳博科夫深刻描绘主角亨伯特这个恋童癖者内心世界,并不是让人去理解他,而是为了让人看出他的丑恶和有罪。在感动过后,我仍然认为这才是影片和原著的基调,这也是影片的艺术价值。
“道德”与“美感”往往不能兼得,追求道德极致的完整,则变成了说教,失去了美感,更甚者,什么都没有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