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反思令大众话题
疫情中武汉120的坚守

疫情中武汉120的坚守

作者: 梦溪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12:19 被阅读0次

    面对疫情,有一个机构虽不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但往往是第一个“接触”到患者的,这就是医疗急救中心。

    1月22日开始,武汉进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二级医疗响应。在疫情的巨大冲击之下,武汉市急救中心的120急救专线,就常常陷入电话打不进,急救车无车可派,接到的病人无医院可送的困境。

    这种情况下,意味着许多危重病人,在急待救助的时候却失去了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抢救的希望。

    生命无法等待,出现这种情况,无疑是让人绝望的。

    从二级医疗响应开始,武汉120急救专线的电话数量每日剧增,从平时的二千多猛增到五千多、一万多,高峰时达到一万五千多。尽管如此,还有很多电话打不进。

    如此众多的电话背后,是一个个急待抢救的生命。

    这些患者,不知道各个医院的急诊科电话,即使知道,打进去也不会有人接,那些急诊科医生的病人已经排到医院门外。

    换句话说,如果急救中心不派车去,就没人救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去医院在当时也绝对不会收的。

    急救中心,是患者危急时第一时间能想到的救助者,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助,挽救生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急救中心的行动效率。

    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紧张局面,武汉急救中心,在资源极其有限、一时又得不到支援的条件下,一方面紧急求援,一方面竭尽所能地开始了应战。

    调度员从原来的每天三班倒改为二班制,每人每天上班12小时。

    为了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时间,他们尽可能地少喝水。一天下来,他们个个都精疲力尽、口干舌燥,一句话都不想说。

    但他们知道,他们是患者的第一个寄于希望的人,他们必须坚持。

    他们也必须坚持,十万火急的武汉,少了他们这一环,将会使很多人失去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调度员开始出现耳痛耳鸣、下肢浮肿、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病症。

    无疑,他们已经接近拼到了极限。

    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他们往往没有资源可以调度。

    无车可派,就是调度员时刻面临的难题。

    由于武汉实行交通管制,私家车和出租车基本停运,运送病人就只能通过120急救车。

    武汉市急救中心原有57台急救车辆。他们通过加班加点,提高效率,每天有效转送病人从300车次增加到了700车次,可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满足危急病人的用车需求。

    很多时候急需派车,但手里又无车可派,最多的时候,派车的单子积压有好几百。

    一边是满怀希望的等待,一边是弹尽粮绝地无望。

    此时,焦急的不仅是急待抢救的病人,急救中心的所有人员同样心急如焚。

    在最需要的时候,派不出车,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即使派车接上了病人,又往往无处可送,因为疫情中的武汉各大医院,早已人满为患。

    此时,他们的精准调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让人刻骨铭心。

    杯水车薪,急救中心无法急救,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为数众多的危重病人将会因为得不到救治而面临死亡。

    急救中心接到的每一个电话,都是因为患者的信任,对他们来说,这是120专线,是他们生命绿色通道的唯一希望。如果这里不能指望,他们还能指望谁,下一秒他们就只能选择放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足够的准备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最初的坚持就显得尤为可贵。

    武汉120医疗急救中心,凭着一种信念坚持了下来。

    急救中心的坚持,终于为抗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赢得了时间,经过各方面地协调,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

    目前,120急救中心的电话已经增加了100部,很多志愿者到这里值班接听。另外,外省市的几十辆急救车也已经紧急支援到位。现在,120急救中心的电话再也不用再排队了,所有打进来的电话都可以及时得到接听和处理。

    武汉120终于守住了救治病人的第一道防线,为许多急待抢救的患者赢得了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的机会。

    虽然,他们在电话那头从不露面,但他们的坚守和为抗击这场疫情所做的一切,和许多在一线救助病人的医护工作者一样,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情中武汉120的坚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zt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