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朴玉经过雕琢成了精品玉饰;一顿石头经过雕刻成了威武的石狮子;一个无人问经的树根经过雕琢成了艺术品。它们里面具有成为某个样子的品质,只是需要被唤醒。
孩子本来是怎样的?也是在他的内在隐藏着,我们可以为了考上我们认为好的大学而刻意的教育,也许那条路正是孩子要走的路,正如钢琴家朗朗,只是这成长过程中,到底给他留有怎样的对自己的不认可的痛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我们也可以选择在教育过程中,去顺应他的发展,慢慢去唤醒孩子的本质。
如果他是块玉那就打磨成玉饰;如果是块石头那就打磨成石狮子;或者别的什么,没人知道另一个人应该是怎样的?生命不是数学题有着固定的答案,生命的发现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性,让各种可能性在经历中逐渐展现出他可能的内在道路,慢慢向外生长出他自己要做的事,这是一种唤醒,如冬暖夏凉,顺应孩子自身的节奏,慢慢温和的唤醒。
1客观的观察孩子
放弃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子的想法?大人也会犯错,我们也曾不爱学习爱玩耍。
你的孩子,在别人的眼里也是别人家的小孩儿。别说你的孩子没什么优点?那是你被你渴望他成为怎样的人,蒙蔽了双眼。要清楚的看到:你的为他好,是对孩子最大的绑架。
基于事实的去客观的看待孩子,优势的地方劣势的地方,用事实陈述的方式表述给孩子,他劣势做的好的地方
2没有规定而是启发,幷出于事实的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
多问开放的问题:你放学了要做什么呀?你打算多长时间完成呀?还有什么要做的呀?你觉得这次考试你哪里没做好呀?怎样可以做好呢?等等
起初这样问时,孩子往往回答不知道,你可以说他不少于思考,但更多的恐怕是你作主他傻傻执行已成习惯。
So,慢慢来,鼓励他思考。记住哦,多问启发性问题
3关注孩子本身
这话说的好像很傻,但却最不容易做到。我们给他做健康美味的食物;为他准备每天的物品;每天忍着心脏病的风险辅导作业;生病时日夜不停的照顾,但当孩子告诉你:我和同学打架了,你的说教;我和同学相处不好,你的不在意;我头疼,你觉得他是不想上学的理由。只有当他说考试紧张时,你才会关注。
到底怎样的关注是合乎他的需要的。
你用你的方式养育他,还是要客观的观察他,成长自己,用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式养育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