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宜楼探奇

作者: 亦舟夜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16:35 被阅读26次

文 // 亦舟

初识“二宜楼”,是在10年前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遗名录,看到的宣传图片介绍。

虽然未曾亲睹真容,但是,早有所闻二宜楼众多的赞誉,诸如称其是神州奇楼、土楼之王、圆楼之宝;还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

这些,让我有着心驰神往观览二宜楼的夙愿。

二宜楼,怎了?

带着好奇、仰慕,在今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走近了二宜楼。

午后,天色清朗。汽车从华安县城出发,沿着委婉曲折的山路,向二宜楼所在地的仙都镇大地村行驶。

放眼窗外,是一幅素雅的、灵动的水墨山涧画卷。流动于眼前的大山,峰峦叠嶂,溪流淙淙,如碧如黛。

这是山中的深秋,植被还是那么茂盛。零星的紫色葛根花儿点缀在绿叶中,青松依旧挺拔翠绿。

路边的枯枝落叶很少,惟有山岗上泛黄的芒草,摇曳着金粉色的花穗,昭示着时令已经进入秋冬的交际处。

行到开阔处,但见山腰间、平畴上布满茶园,长着一片片碧绿的茶苗。

同车的朋友告诉我,这里的土壤与气候适合种植茶叶。因邻近安溪县,前些年铁观音茶叶热销,二宜楼附近的村镇也变成了铁观音的原材料产地之一。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躺卧在青山绿水之间,鱗次栉比的五凤楼古民居与圆形土楼了。

沿途上所见到的村落多是沿袭这种明清古建筑风格,举起手机随便一个定格,都是优美的古民居风景了。

二宜楼的建筑理念究竟有什么奇特?

站在二宜楼前,环顾四周,不得不敬佩当年土楼主人的建筑理念。

前水后山的格局,土楼前面地势平坦开阔,清澈的小溪清澈潺潺流淌,后侧翠峦叠嶂,绵延逶迤。

恬淡的秋阳下,黄墙黛瓦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翠竹、绿田、阡陌点缀其间,色彩斑斓,一派田园风光,彰显二宜楼“宜山宜水”。

据导游介绍,二宜楼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1770年。建楼者蒋仕熊与其儿孙历经三代,耗时三十多年建成。

在我游览过与华安土楼同时列入“世遗”的永定、南靖土楼中,二宜楼无论是其原貌保存的完整性,还是建筑的艺术成就,觉得是最好的,是最为安静恬适、原汁原味风土人情的土楼。

各地民居的样式和风格差异有多大?

我国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各地民居的样式和风格差异较大。

譬如北国草原,缺乏石材与木材,蒙古族人民用驼绳、毛毡或帆布扎成蒙古包,并随着放牧地迁徙,就地扎营居住。

又如我的老家东南海岛,由于自然环境的约束,岛上百姓就地取材,用坚固的花岗岩建造石头厝,以抵挡海风、沙尘等恶劣天气的侵害。

而自中原南迁的客家人与福佬民系,在闽西、闽南的深山老林之中,建筑方形或者圆形封闭的土楼,聚族而居,既可抵御山匪外敌入侵,又可防范豺狼野兽袭击,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设计。

二宜楼属于夯土建筑的圆形土楼,依山就势,地利用了当地的生土、木材、大理石等建筑材料,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

步入二宜楼,恢宏精致的建筑令我赞叹不已。

土楼占地10亩,内环一层直径73.4米,楼高16米。全楼平等分为12单元,共有房192间。

土楼兼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圆楼的优点,内环平房为“透天厝”,设厨房、餐厅。外环楼每单元各四间。底层为卧室、客厅。第二、三层为卧室、仓库,第四层为各单元祖堂。

土楼中心是公共场所的大内院,场地上可晾晒衣服和农作物。当中浸渍着两口古井,甘泉滋养着楼内人家。诡异的是,两井相距十米左右,竟有恒定相差一度的温差。

土楼抗风抗震,防御完备;且冬暖夏凉,起居舒适, 可谓“宜家宜室”。

二宜楼的楼主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宜楼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其蕴含着许多科学的建筑理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楼内存有众多精致的壁画、彩绘、木雕和楹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福建众多土楼中是属罕见。

其中众多的楹联,反映了耕读诗书的内容,如:“一篇花景雪垂地,半夜书声月在天”;“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等等。

可以看出,楼主是个崇德重教的乡贤。

最让人惊讶的是,土楼内的部分墙上、天花板上张贴许多上世纪初的年美国《纽约时报》、《纽约晚报》。墙面上还绘有罗马洋钟、西洋美女,并标注译文的壁画。中西合璧,意味深远。

导游风趣地介绍说,壁画中的那张手捧鲜花的西洋美女,是蒋氏家族的一个公子在清朝末期出国经商时,初恋的异国女子,后来因他久居异国,思乡心切,只好忍痛割爱回国生活。

果真如此,还是另有原因?我们作为游客,无以考究。

不过,这个跨国恋情,如果发生在现时,国人娶个洋媳妇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封建时代,受当时的世俗观念等局限,就很难修成正果的。

二宜楼,还有那些令人醉谜的地方?

走出二宜楼,天空上乌云翻滚,天色变得灰蒙蒙的,接着就飘起了淅沥小雨。

沿街上,当地居民用生硬的普通话杂带着温润的闽南方言,热情地推销着茶叶、香菇等土特产。

听着那久违的闽南方言,我眼前浮现出早年在榕城郊外读书时,同宿舍的厦门同学常在天色阴沉,或思乡时不由地哼起“天乌乌,要落雨,阿公扛锄头,要挖芋……” 悠扬顿挫、优美的闽南歌谣的情景。

遥想当年,莫非蒋氏公子在异国经商时,也是在这秋风瑟瑟、天黑黑、要下雨的凉秋里,思念起久违的土楼家人与乡音?

于是,蒋氏公子毅然离开初恋的西洋女子,回归到二宜楼。

当春暖花开,土楼门前水清、树绿,燕子回来了,在天井屋梁上呢喃叫着不停。此时,蒋氏公子本想畅饮开怀,突然看到墙上的日历与罗马洋钟,茫然搁下杯子,又怀念起那个杳无音讯的西洋女子了。

这境况恰似诗人王维的诗句“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所描绘的情景,令人叹喟、惋惜。

向晚,秋雨潇潇,烟雾蒙蒙。

我匆匆踏上回程车,蓦然回首,圆润、恢宏、斑斓的二宜楼,在云雾的笼罩中,若隐若现,似海市蜃楼、似飞碟、似画卷……

二宜楼,跨越三个世纪的深邃沧桑的历史长河,在这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之中,似乎水过无痕,充满着神奇的气息,给世人留下许多谜一样的悬念,令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探奇二宜楼,醉谜在深秋!

相关文章

  • 二宜楼探奇

    文 // 亦舟 初识“二宜楼”,是在10年前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遗名录,看到的宣传图片介绍。 虽然未曾亲睹真...

  • 二宜楼

    二宜楼,1996年11月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 福建土楼之二宜楼

    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它是我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

  • 【新疆探奇】 (二)

    从魔鬼城到布尔津镇 车离开天池景点,到山下吃饭,下午将到魔鬼城。 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大油田北约100公里的乌尔禾县...

  • 新居杂记

    入驻新居,二月有余,名曰:恒大,坐落衢江之畔。清雅宜居,深得我心。 院内,楼与楼之间错落有致,相隔甚远...

  • 探奇书

    此书向来神奇,为探讨其中一切,我与友约定,阅完此书一起相互评点,谁可知,朋友已不再联系,而我,依然未读完此书。 今...

  • 鸡汤探奇

    英文世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There are these two young fish swimming alo...

  • 鼓楼探奇

  • 《心智探奇》

    关于作者 史蒂芬·平克,世界顶尖的语言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TED演讲人。曾经连续两年被...

  • 心智探奇

    心智不是大脑,是以大脑为基础所做的事情。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心智是人与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宜楼探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em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