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刘擎教授在一个访谈中说,现代人在工作中缺少情感连接,人在职场中被当做工具来对待,这造成了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刘擎教授说,古代的工作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追求KPI,那时候的职场往往是熟人社会组成,人们在劳动的同时,也完成了情感的交流。与工作产出相比,周围同事可能更关心你的心情和生活。
对此,我深有体会。现在会怀念在学校的日子,那时候同学们嬉笑打闹,打成一片,互相分享情感体验,不太有什么顾虑。刚来到单位后,心态跟在学校一样,还会跟同一届的新人们组局聚会。一开始,能来参加聚会的有七八个,甚至可以一起玩狼人杀。但到后来,职场的风气吹走了朋友的情谊。渐渐的,好多人之间出现了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聚会还要考虑叫了谁就不能叫谁,人数再也凑不够狼人杀了。
好多人说,职场关系就是同事,不必把同事当朋友来交心。我觉得,抱着这样态度的人可能在单位之外会有很多朋友吧。我还挺羡慕这样的人的。但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独自在异乡工作。除了工作中能够接触到的同事,几乎没有别的伴侣。所以,我还是挺希望职场多一些家的属性,每个人都是有爱心有温度有独特价值的一员,每个人的心情都重要,每个人的意愿都值得被倾听。
虽然这样,企业的管理成本会上升,经营效率会下降,但我觉得,在人文关怀的角度,这是值得的。人性不能总被资本支配,爱才是工作生活的主旋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