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腐乳这个名字是长大了之后才知道的,在那之前,腐乳,是奶奶做的一种食物。
还是孩童时,知道奶奶有一个玻璃瓶,是盛过甜酒的瓶子,记得玻璃瓶上还贴着标签,写的是“清泉糯米甜酒”。吃饭时,奶奶经常会用干燥的筷子从那样的玻璃瓶里夹出一块或者半块软软的腐乳,为什么是半块的?因为奶奶太用力把一整块夹碎了。

夹出来的腐乳方方正正的放在白净的瓷盘上,腐乳面上有细细碎碎鲜红的辣椒,乳白色的腐乳外面裹着一层透亮浓稠的汁水,像极了北京糖葫芦的糖衣。腐乳安静的躺在瓷盘里,用筷子夹去一个角,没有了辣椒和汁水的遮盖,腐乳露出本来的样子——乳白软糯,带有微微的奶黄。

腐乳的味道我大概是形容不上来,这世间的味道用语言来形容不就是酸甜苦辣咸?我只知道腐乳不是入口即化的,它会团在舌尖上,然后慢悠悠的消融着,由一个味蕾向另一个味蕾诉说着,最后与唾液一起蔓延到口腔的每一处。醇厚的咸味、新鲜的辣味、混着八角和许多香料奇特的味道,经过三个月发酵,最终变成了这一小块豆腐的佐料。那么多食材和奶奶的努力,变成了腐乳,装在干净的玻璃瓶里,一年又一年的延续着,滋养着、引诱着我的味蕾。

在家里我没有吃过花桥,也没有买过四方井,每一年吃的腐乳都是奶奶从老家托人带回来的,年复一年,未曾间断。只有去年,我离家求学,实在思念家中饭菜,憋不住了到超市买了一瓶腐乳。那是不出所料的失望的味道,我知道,有的味道在异乡找不到,有的温柔在异乡寻不着。

不管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如何,家里总是有可口的饭菜,高兴了就自己到厨房拿出奶奶的腐乳就着饭吃。腐乳的颜色是乳白的,像是小时候学的三原色轻轻绕在一起,而腐乳的味道也是香浓醇厚的在舌尖回响,伴我度过平安喜乐的人生最初时光。可现在我终是知道,三种颜色纠缠在一起会变成黑色,像那年奶奶做坏了的腐乳。乍一想,我万般庆幸在家人的呵护下没吃过坏到发黑的腐乳,转念却又感到无比的心疼与害怕,究竟还有多少黑暗藏在这繁华安定之下,还有多少本该晶莹透亮的天真正在被蚕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