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198篇 1506字, 累计326275字 】
看视频,写作文,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新奇!让我对齐老师团队教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大为佩服。这也等于是命题作文,对于在简书上日更自嗨贯了的我,虽然感到有难度,但很乐意接受,毕竟要想在写作上有所进步,总不能老躺在舒适区,尽享自嗨的快乐与甜蜜。
这个某音上传播的视频,仅有16秒钟,稍纵即逝,一晃而过。如果不是老师有特别的说明,也许我并不会看,因为我没有下载某音的APP,平时也没有时间去欣赏那些自认为粗制滥造的视频。
但看过那段乌鸦反哺的视频,面感人至深,让我难以忘怀。从昨天第一次看到,到我写完这篇文章,我已不知看过多少次,至少不低于50次吧。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但在我心里,那仅仅是个故事,教育人的故事。在现实中,我却一直没有真正见到乌鸦是怎样反哺的。如今眼见为实,视频为证。感谢视频的制作者,也感谢老师悉心挑选这样经典的好视频转发给我们。
在视频里,我看到一只可能自己也才刚刚羽毛渐丰,能够自食其力的小鸟,弄到食物后,反哺给年老体弱已无法觅食的老鸟。
小鸟未来之前,老鸟嗷嗷待哺,似乎饥饿难耐,张着大嘴,等待食物,得到小鸟反哺的食物后,老鸟感动得久久舍不得吞下食物。小鸟反哺后却像完成了一件大事,满足感油然而生,稍做停留才高兴地离开老鸟,那场面感动得让我泪水都要流下。
看了视频,我望着手机屏幕,再次回味视频中的镜头,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主题作文,这是今年教师节以后,老师运用视频,给我们所有学员上了生动的“思政课”。老师教书育人用心良苦,更是匠心独具!由衷感恩德艺双馨的齐老师及其教学团队每位可亲可敬的老师!
对于动物界,人类早就总结了“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的说法。而作为高级动物,具有高智商、情商和思维意识的人物,更应有感恩之心,反哺之本能。
前两年,网上曾广泛流传一位无腿妈妈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因童年时期发生车祸,不幸失去双腿,结婚成家生下一对双胞胎。
在别人担心如何一身残疾如何照顾好两个小孩之时,这位年轻的母亲却欣慰地告诉别人,在孩子渐渐长大后,她照顾孩子不用太费心,有时两个孩子不会反过来照顾她,两个小孩还说:“以后妈妈去哪,我们就会带她去,我们两就是妈妈的腿!”
2017年6月,一位浙江上虞的吴性小伙子,给身患急性重症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55岁妈妈捐献500毫升造血干细胞。这样的反哺之情,感动了为患者治疗的医护人员,被传为佳话。
这两个故事与乌鸦反哺的故事一样动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感恩之心、孝文化、后代赡养长辈的美德,世代相传。
如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到了老年,基本的生活保障逐步得到保障,有人会说,再提 “反哺”之说是不是已过时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即使生活再富有,反哺也永远不是“过去词”。人到老年衣食无忧,但不会有其他的需求,也许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无法满足,比如精神上的、心理方面的。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泱泱中华,地大物博,这中华儿女展翅高飞创造了条件,却让无数老年人成为留守人士,给他们的暮年带来幸福的同时,伴随而来地却是孤独。他们长年独居偏僻山村,或单家独院,倍受孤独煎熬。
他们也许衣食无忧,但渴望得到陪伴,渴望消除寂寞。谁来陪伴他们,谁来为他们解除孤独?网络上曾流传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孝道!言之有理,言之到位!但关键是我们的行动要到位。
反思自己父母晚年在乡村独居的日子,我至今心存遗憾,后悔不已。那时总以工作太忙,生活太累,回家不方便,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太少,有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家一趟,也是来去匆匆,不仅陪伴的时间太少,与他们沟通交流得更少。如今,他们都已故去,想尽孝都没有了机会,甚是遗憾。只能心中念念不忘,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