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眼里的春天,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窗户纸,过了今天、明天,然后就是了。春天欲来有迹象吗?连续好几天预报有雨的天,说是1—5、或5—10毫米的都有,可愣是一丝一毫也没见到。母国有句老话“春雨贵如油”,用在此刻首府布里斯班,真可谓恰如其份。老不下雨的大地绿色蜕变为枯黄,充满生机的花草显得萎靡,户外散步遇见路人打招呼也有气无力。这番描述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4b27f522bf6a3a70.jpg)
在澳洲人眼里后天才是春天的日子里,我的头脑里老是离不开关于孩子的思绪。原因吧也不难理解,每天家里都有俩外孙在眼前晃,晃得让人觉得眼目有点晕,总想着要把它弄个清楚明白,当然参照背景是我们印象中的传统教育。最近纠结比较多的是,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除了考试分数还有其它评价吗?如同澳洲这边学校,根本没有具体分数的评价体系,只有A、B、C、D的定性指标,又如何能够辨别具体的优良中差?再则这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几乎采取的都是正面评价、又如何能够看清长处之外的短板,让后进者知耻而勇奋起直追?还有就是在以文化教育为主的学校,为什么要开办那么多的兴趣班,让孩子们注意力被转移、精力被分散,又如何保证学习基础的牢固扎实?这样的疑惑不解,如果真要仔细罗列,可谓层出不穷,有的尚能逐步理解,有的还在云里雾里。
我们都不是教育的专门家,只能透过自家孙辈的成长,或者耳闻目睹其他孩子的成长,慢慢体会这种教育的效果。首先这边的孩子没有被拔苗助长,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周期在顺其自然;没有受到考试大棒的驱使,相应的也没遭到人为的歧视、打压,身上的灵性没有被破坏掉;每个孩子的不同长处,在广泛的兴趣参与中,得到了很好的发现和挖掘,自信心得到了相应的保护;高度重视常识教育,避免了人为的好高骛远,使孩子们具有做自己的健康心智;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心态较好,形成了健康快乐的人生价值取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