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的图书馆是最清净的,人少,不吵闹。虽然图书馆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的,但唯独八九点的图书馆最令人心情舒畅。没有扑鼻而来的粉底味儿,没有出人意料的跺脚声,没有每十几分钟一次的走路声,因为隔壁桌的那个学习小团体一般到上午十点左右才会出现,每天在这条路上走来走去的图书馆员(姑且就这样子称呼他吧)也还没开始他的“表演”。
总是尝试着描绘每天看到的事情,但往往不可得。正如每每写paper时,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翻看过去写的那么多文字,多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主,几乎没有记录什么人和事。所以,很多人和很多事都随风而去了,无论是有趣的、搞笑的、开心的,还是无聊的、烦闷的、苦恼的,一并没有存留。即使是我们曾经念念不忘的人和事,也终将会随着光阴的流逝忘得一干二净。
现象,很多人都能看到,但能够把现象用文字还原出来却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首先需要能够客观地表述现象,才有进一步认识的可能。生活如此,学习亦如此。
小时候学习写日记的时候,通常是先观察,然后描写。我的文具盒、我的钢笔、我的同桌、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六一儿童节、读后感……之类的话题写了无数,小学写作文也多是这样的主题,只是在日记的基础上篇幅变长、文中拼音代替汉字的情况变少。到初高中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就开始了各种有新意的形式和话题,还有很多材料作文,题目自拟,议论文居多。那时候好像思维极其活跃,能想到各种形式和各种语言,名人故事和优美诗词随手捏来,当然遇到比较难的题目还是会抓耳挠腮的。到大学第一次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初次认识到论文和作文不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需要开门见山、逻辑明确地让别人读懂你要写什么,还得用学术语言表述,至此,我真正与曾经的“作文思维”告别。然而,却没有学会“论文思维”。
一路走来,不就是一个认识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