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了我两颗水仙花种,类似于洋葱的模样。在花种的根部,旁生出几个子瓣来,有种母子相依的温暖。每颗花种的顶端各抽出了三四个牙尖,绿绿的,在这严寒的冬日里,颇有几分生机。
早就想养一盘水仙花了,每每看到网友们晒的水仙花,那素洁的花瓣,那高雅的身段,着实让人喜爱。心想着一个月后,这两颗莹白的种根上,也能繁茂出一丛的水仙,那时,我是不是就也可以晒个朋友圈,刷个存在感了?
养花,因了目的,所以特别上心。特意买了一个很精致的花盘,妥妥的放稳。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只要闲暇,便抱了盘子随太阳光线移来移去了。老公笑我虚:“何必呢?就为某年某月某日晒个朋友圈吗?” 我郑重的回答:“是的,就为了刷屏找个存在感。”
“存在感”,这个看上去颇有几分飘渺的现代名词,却有着它非常深刻的涵义。谁能否认自己不需要呢?试想,你今天有了雅兴,晒了一条朋友圈,你是不是会时不时的打开手机看看点了多少赞留了多少言?如果看到点赞的人里有几个特别重要的人,那我敢肯定,此刻你一定幸福满满,并且这幸福是有持续度的那种。所以,刷存在感,不虚伪,它只不过是人心像的反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与渺茫的世间相比,是如此的孤独无依。为了生存,需要建立与他人的联系(亲人、同事、朋友等),于是,在种种关系的建立中,存在感也就随之而生。
就从最基础的婴儿来说吧,有了需求,ta会哭泣,以此引起大人的关注,这其实也是在刷存在感,ta想要抱抱了。
不知道大家在育子的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孩子要参加舞蹈汇演了,你答应了一定前去观看。那天,孩子早已化好了妆,激情满怀,却于万般人群中找不到你的身影。当你急急忙忙赶到现场,你发现了舞台上正在表演的孩子,她的表情一定是失落的,她的目光一定是游离的,她在四处搜寻你,当看到你的那一刻,目光会突然变得澄澈,连舞姿也专注了起来……这又何尝不是存在感的体现?
细想起来,人的一生都是在刷存在感中度过的,这可能就是生存吧。立足社会,谁没有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我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照和肯定。孩童时代,读书学习。为了讨父母和老师的欢心,需要刻苦努力,争取第一;长大了,参加工作,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勤奋务实,力争上游。终于披星戴月达到了某种高度,却发现,还是需要努力的,因为这所谓的上层之上,还有上层,谁不渴望自己的努力付出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誉呢?
其实,“存在感”一词,是极富能量的,只要做法正向,刷存在感这一行为是值得我们肯定和推崇的。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去努力实现理想,它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动力。你想要得到认可,就会去努力做好这件事,甚至把它做得精细入微,而在追逐存在的过程中,优秀或者卓越,便在这一件件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中锤炼而生。 因为,一事精微,便可感动,至善至美,就是精髓!
偶尔刷个存在感吧,它不是矫情,而是成长的助推剂。所以,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不要让他人的无端评判打扰你前进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