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说:我没有什么朋友,我喜欢一个人独处,并且享受着这种感觉,一直觉得这样挺好,直到有一次小A的母亲和小A说,小A的女儿小B在学校,也是自己和自己玩,不爱和同学交流,一开始小A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后来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一篇心理类文章提到:母亲的交友策略及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交际能力,于是乎,小A瞬间被点了死穴,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的影响到了小B,并焦虑小B这样会不会得自闭症?于是前来咨询。
交友中的舒适区也是危险区咨询师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多少都会有,但是问题的重点在于需要确认是如何影响,才能找到干预的办法。于是从小A“没什么朋友”的问题聊起,小A说:“我的交友原则是泛泛之交,随便对方怎样,我都不在乎,但是如果是认定了做朋友,那么就不能对我有挑衅的行为!”这句话中的“挑衅”值得仔细推敲,何为“挑衅”?并从何而来?小A举了她从小到大,与为数不多的三个朋友分手的例子:
第一个:与孩子同学的妈妈做朋友
小A觉得自己女儿同学的妈妈小C人挺好的,家庭条件与小A家差不多,共同话题也比较多,于是久而久之,就变成小A认定的朋友,有一次小A和小C聊起厨房的厨具,小A很兴奋的告诉小C:“我今天买了两个小铁锅,很好用,性价比很高”,小C回应说:“买两个小锅,还不如像我这样买个大锅来的实用。”于是小A闷闷不乐的不说话了,第二次,小A和小C一起带着孩子去练跆拳道,小C的孩子在休息间隙,喝水喝的滴到了地板上,小A怕其他孩子会因此滑倒,所以建议小C下次给孩子换个吸管杯,而小C却满不在乎的应道:”一点点水而已,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小A再次被小C不讲公德心的行为激怒了,于是准备远离小C;
第二个:从小到大的闺蜜
好闺蜜小D因为和丈夫闹矛盾,选择离婚,并且决定放弃抚养权,小A对小D放弃抚养权的行为很生气,觉得小D只为自己考虑,不考虑孩子以后的成长问题,于是再三劝阻小D不要放弃抚养权无果后,小A决定远离好闺蜜小D,并且为失去妈妈的孩子感到伤心;
第三个:职场的好同事
一向不擅长主动交流的小A初入职场,遇到上前主动搭讪并且关心自己的老员工同事小E,小A感到受宠若惊,并对同事小E渐生好感,并决定和她做朋友,可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小A发现小E爱说教,动不动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这点让小A感到很不舒服,于是决定远离小E;
听完以上三个例子,小A喜欢的独处只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拒绝与他人交往,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模式,面对小C对自己的否认,以及对小D孩子被抛弃的恐惧,还有小E的爱说教,每一点好像都触及了小A身上的敏感按钮,启动了她内心不愿意被触碰到的地方,于是,她选择拒绝或者远离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交友规则,或者看成是在人际交往模式中的自我防御机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判断解读对方给到我们的语言或者行为的信息,并选择靠近或者远离。有时候过分敏感的防御,会过滤掉好的解读,而留下自己对不好的猜想,因此任何失去弹性的解读,对于人际关系来说,百害而无一利,需要我们走出不说的舒适区,去说出真实的感受,并且坦然的接受对方好的或者坏的回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