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我爱读书
#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第5期

#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第5期

作者: 成长俱乐部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5:05 被阅读0次

    #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

    #第5期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

    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

    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

    他希望通过惹恼父母和周围数百个陌生人的方式来获得关注。也许他需要什么东西,但这并不是正确的索取方式,而他的父母理应让小男孩明白这点。

    真正用心的父母是不会让自己最在乎的子女成为众人鄙视的对象的。

    一,提升成本/收益比

    有的人把问题归咎于成年人,他们认为无论如何,世上没有糟糕的孩子,只有糟糕的父母。当带着将儿童理想化的纯真想象时,这样的看法似乎是合理的。儿童美丽、开放、快乐、值得信赖和充满爱心的特质让人们觉得错都在成年人身上。但这种浪漫的态度其实是天真、片面和危险的,没法帮助父母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把人类的一切堕落不加批判地归咎于社会也不是一种好的选择,这只会把事情置于不可改变的境地,却起不到任何帮助。而且这种想法无异于异想天开。如果社会是堕落的,但身处其中的个体不是堕落的,那么所有的堕落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传播的?

    缺乏深入关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甚至超过虐待所带来的伤害。有些自诩仁慈的父母会因为不专心而无法让孩子保持敏锐和清醒,以至于使孩子一直停留在无意识和未分化的状态,这无疑会伤害孩子。有些负责照顾孩子的成年人因为害怕冲突或不快也不敢指导和纠正孩子,这也会伤害孩子。我能够轻易地识别出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他们看上去往往软弱无力、漫不经心、稀里糊涂、呆滞沉闷,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力四射。他们像是未经雕刻的石材,被永远困在等待成型的状态中。

    这样的孩子会因为无趣而长期被同龄人忽视,成年人对这类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尽管他们拒绝承认这点。

    二,建立规则与结构意识

    儿童之所以会打人,一方面是因为攻击性是天生的,尽管强度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攻击性会增强欲望。将攻击性视为一种习得行为是一种愚蠢的想法。蛇不需要学习如何攻击,那是野兽的本性。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岁的孩子最具暴力倾向。他们会通过踢打、撕咬和偷窃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挫败,满足自己的冲动愿望。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索恰当行为的边界,不然他们要怎么弄清楚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呢?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况且这些边界往往和人们声称的位置不一样。

    对这类行为的持续纠正可以向儿童指明合理攻击的界限所在。缺乏界限只会让他们更好奇,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具有攻击性和控制欲,他会一直踢打撕咬,直到触碰到界限为止。

    斯金纳会非常认真地观察他所训练的动物,任何接近目标行为的举动都会立即被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些奖励既不至于微不足道,也不至于令动物就此满足。

    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教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先想清楚你想要什么,然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一旦看到任何接近你目标的行为,便立刻给予奖励。比如,你的女儿在进入青春期后变得很保守,你希望她可以多说话,于是,让女儿更健谈就是你的目标。一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女儿与你分享了一则学校里的轶事,这是关注和奖励她的好时机,所以此时你要放下手机认真聆听,除非你希望她不再告诉你任何事情。

    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干预行为可以被用来塑造行为,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经营夫妻和同事关系。

    ​其实,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也能帮助我们学习并成长。人们必须通过学习来克服自己的愚蠢和脆弱,通过畏惧死亡来防止自己主动寻死。所以,虽然消极情绪令人不适,但感到受伤、恐惧、羞耻和恶心却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人们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事实上,一个人从损失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比从同等程度的收获中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更强烈。痛苦和焦虑比快乐和希望更有力量。

    不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最后都会以两种很有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满足感,它告诉人们过去的行为是好的;另一种是希望,它告诉人们令人愉悦的事物即将到来。

    疼痛会警示我们,让我们不再重复损害个人或者导致个人被排斥的行为,而焦虑则让我们远离有害的人或者环境。人们需要平衡所有的情绪,结合情境对情绪做出谨慎判断,但是每一种情绪对我们的生存都至关重要。因此,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利用他们拥有的一切,包括以尽可能仁慈的手段利用他们的消极情绪。

    ​最根本的道德问题不是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不幸的痛苦和失败,而应该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

    ​三,管教五原则

    管教原则一:限制规则数量

    这里我想提出我的第一个个人见解:规则不应该超过必要的数量。换句话说,糟糕的法律会破坏人们对良好法律的尊重。这就是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定律认为,最简单的才是最可取的。

    管教原则二:用最小必要力量

    英国普通法允许你以合理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力。比如,有人闯进了你的房子,而你有一把上了膛的手枪,那么你最好分阶段捍卫自己的权力。万一闯入者是喝醉酒的邻居,你肯定不能直接朝他开枪。你应该说:“站住!我有一把枪。”如果对方既不解释也不后退,你可以鸣枪警告,如果他继续前进,你则可以瞄准他的腿。我们可以用一个极为实用的原则推导出所有逐步升级的反应方式,这个原则就是最小必要力量。所以现在我们有了两条关于管教的通用原则:第一,限制规则的数量;第二,用最小必要力量去执行这些规则。

    了解孩子会如何回应管教,进而实施有效的措施,这是和孩子建立关系的一部分。

    管教原则三:父母同时管教

    让我们来复习一下。管教原则一:限制规则的数量;管教原则二:用最小必要力量。

    下面来看看管教原则三:父母应该同时参与管教。抚养小孩很消耗精力,所以家长很容易犯错误。

    管教原则四:了解自己的阴暗面

    管教原则四和人的心理更为相关: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阴暗面,明白自己有苛责、报复、压迫、憎恨、发火和欺骗的可能性。人们很少会故意去做糟糕的父母,但是糟糕的管教时刻都在发生。

    管教原则五:让孩子看清世界

    管教原则五是适用最广的:父母应当成为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窗口,父母可以仁慈并充满关爱,但是也必须让孩子看清世界。这个责任比让孩子快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更为重要。父母的主要职责是让孩子成为受人喜欢的人,这会给他带来更多机遇,让他产生更多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这甚至比培养个性还重要,因为追求个性的前提是要具备高度的社交成熟度。

    根本的道德问题

    不是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不幸的痛苦和失败,

    而应该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

    换取最大的收获。

    生活很艰难,

    每个人都注定要遭受痛苦和伤害。

    有时候痛苦显然源自个人过失,

    比如选择性失明、决策不当或者心怀怨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朱赛龙日读——《人生十二法则》#第5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lb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