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有一位焦虑的妈妈咨询我,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解决孩子成长路上遇到的教育问题。我其实可以直接给出答案,教育孩子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个孩子生而不同,任何经验和方法只适用于于某个家庭的某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父母同样的教育态度也不能同时适用于两个孩子。事实上,有教育家曾说过:孩子的百分之七十的行为都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准确来说,学校教育才是家庭教育有力的补充。越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家长是越明智的!毕竟只有家庭教育更容易实现孩子的因材施教。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大白话并不能缓解类似这位妈妈的焦虑。所以,我只能耐着性子听她发泄一通抱怨孩子的唠叨,或许她也只是需要一个发泄教育焦虑的途径。毕竟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是一场陪孩子成长的修行,没有捷径可寻。
目前,我国的整体教育形式确实在重新回归教育本源。国家出台一系列教育政策目的在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但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仍客观存在,很多人变得更焦虑,他们认为孩子们中考的表现将会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升入高中,继续大学深造。尤记得三十年前,上高中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我们当地的乡镇,一个班里,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多的孩子可以考入高中。但是,那时候蓝领和白领的差距并不太大,甚至有大学里教书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一说,只不过,后来改革开放,整合了一些高耗材,低效能的企业,部分蓝领下岗,一时成为朝不保夕的职业。但是当下,我们国家的政策是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国家倡导中考后,学生以综合分数分流进入高中或者职高。本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但是,在家长眼里,中考成了分水岭,学业上特长的孩子继续上高中,考大学,而学习有压力,学业方面表现欠佳的孩子却只能转入职业教育的行列。其实国家是在帮助家长减少焦虑,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各尽其能,各尽其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方向。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国家也会像发达国家德国一样,蓝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配合政策刚需,国家又出台了双减政策。缓解家长与孩子因为应试教育下唯分数论的教育导致的鸡飞狗跳的现状。其实,无论我们要陪孩子走哪条路,作为家长首先对自己,对孩子都需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家长陪孩子尽力拼搏过后,一起静待花开,也许才是教育本来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