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财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臭富人的事情,是每一个毛孔都"滴着的血和肮脏的东西"。突然之间,一个老人在南海划了一个圈,中国走上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60后、70后、80后成了最幸运的三代人。人们手里开始有了或多或少的钱,一线城市的房屋价值蹭蹭地涨,很多人就这样稀里糊涂,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说起来,跟个人奋斗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根本原因还是这三代人运气爆棚,赶上了一个伟大时代。在这30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红利,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我们被裹挟到这个财富制造周期里,痛并快乐着。跟父辈祖辈们比,我们有了房子,有了汽车,有了存款,带家人去餐厅吃饭不忐忑,偶尔买奢侈品也不肝疼。更有一小群幸运儿,还能为孩子的出国教育、旅游、健身等提高幸福指数的东东买单。
我也是在老人划圈的那年,稀里糊涂选了会计专业。可惜专业知识毕业就过时,中国入世后在会计制度上跟国际接轨,不得不重新回炉,一脸懵逼地学习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金融产品,翻译的不像人话的会计准则,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管理学等等理论,折腾了好多年,才总算拿到了货真价实的毕业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建立,房地产蹭蹭起飞,国际贸易如火如荼。我们买房,买车,买股票。买房的人,赚了金钱;买车的人,赚了体验,买股票的人,赔光了内裤。第一批淘金者最好玩,基本上在传统行业、贸易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有些人因为赌对了上了天堂,也有人因为赌错了进了地狱,更多的人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忙碌穿梭。严格来讲,这一批人算是拓荒者,后面的淘金者就高大上了很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野蛮成长,借资本之势,很多有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的人,如马化腾、马云、王小平、张朝阳等人,在一个很高起点上搭建起商业王国,成为新贵。当然,这些人发财致富的套路普通人很难模仿,我们需要的是把手里的小钱看好,不被通货膨胀吃掉,不被坏人骗走,也不被割了韭菜,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我们真有能力做到这些吗?这几年,通过亲身或身边人经历的一些事情,还真是有些含糊了。举一个简单例子,曾经一位老领导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看看他的个人收入申报单。我当时就呆住了:老先生除了房产和不多的银行存款外,剩下的钱居然全被老婆买了理财保险。被忽悠过的人都知道,这种理财保险产品多数都被叫停了。老领导一边骂着"败家的娘们",一边让我抽时间给他聊聊关于家庭理财规划的事情。当时受宠若惊又羞愧。毕竟,虽说本人会计出身,但理财之路起步晚,赌性强,眼界窄,业绩奇葩。幸好作为一个“没家产可败"的娘们,我没有破产的担忧。
当然,如果这些都还是别人的事情,最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也逼着我认真地去思考: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个人积累财富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打造靠谱的财富观、理财观,才能避免像赵本山说的悲惨命运:"人还在,钱没了”。
事件一:老爹身体不太好,这几年频繁住院。老人每年退休金8万元左右,卖掉一套闲置的房子,手里应该有80多万。如果不考虑孩子平日里给的零花钱,这是他所有可支配收入。统计了一下,抛除日常吃喝拉撒,单在医疗费上的支出靠退休金都不够。因为在中国的医疗体系里,救命的药多数自费。另外,过度医疗问题又雪上加霜。这么说吧,老头每年都需要动用80万的一部分,才能满足基本开销。特别是他今年病情加重,已经两次手术,一次抢救,基本上是10多万起步,加上出院后的居家护工支出(每月4500元),老人那点积蓄很快就扛不住了。
事件二:前几天,跟一个事业小成的朋友聚会,听说她刚刚花了一千好几百万,在北京换了一个改善型住房,当时就惊呆了。说实话,还真不是羡慕嫉妒,是有点担心。在中央“房住不炒”、雄安轰轰烈烈建设的大背景下,北京的房地产泡沫已然不小了,在距离退休不到10年的时候,把钱全部投在流动性很差的房产上,再背着一屁股贷款,勇气可嘉。
事件三:我家熊孩子从去年就被疫情挡在国内,无法出国完成研究生学业。平日里靠小聪明挣点钱,然后不亦乐乎地买买买,玩玩玩,吃吃吃,然后到月末基本败光。我曾经问她,人生最大梦想是什么,商科出身的小妞斩钉截铁地回答,“搞钱”。为了保持良好的母慈子孝关系,我咬牙忍住了给她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动。忽然灵光一闪,发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何不趁机教给她一套靠谱的搞钱观"呢。
这就是我琢磨普通人财富逻辑的原动力。虽然本人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最好机会,但对于熊孩子而言,却是时机刚刚好。这个事情说难不难,说容易还真不容易。因为中国人手里有点闲钱是近10多年的事,多数人没有财务基础,没有投资经验,房子已经高不可攀,股市又搞成了赌场,且没有像巴菲特一般的大牛人带路,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次下决心整理这套东西,也主要是想参考国外成熟的东西,从基础理念、理财逻辑到框架,都得经受过各类大仙的检验,有图有数据还得有真相。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管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好,人家早就对付过无数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