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例行惯例。和放暑假的小树一块儿到公园散步。
漫步在夜色朦胧的小径中,细品彼此的言语传导。我们在一个水平面上沟通,我能更好的了解、洞察他的成长,他也能静心细思我说的话。
小树打小住校,像这样能够安静下来不被打扰的交流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我俩都格外珍惜。
公园里常会碰到住在附近的熟人,大家都会停下来攀谈两句。这不又碰见了邓婆婆,80多岁的邓婆婆今天看上去状态不佳。
果不其然,打完招呼邓婆婆就说自己觉得身体状况很不好,估计大限将至。说完还重重地叹了口气。
我说不会呀,我老远看着你就觉得精气神比往回还好,而且你今天说话的中气很足的。有点儿不舒服的感觉,也是正常的,毕竟这个天那么热连我们都觉得受不了。
邓婆婆听了过后连说,对对对,我怎么把天气给忽略掉了?我自己还琢磨这段时间睡眠挺好,怎么会不舒服呢?原来是天气热。邓婆婆皱着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
与邓婆婆分开后,小树说,上次看婆婆的样子还很年轻,今天看感觉老了很多。你为什么要说她比以前好呢?
我对小树说,我当然看出来邓婆婆今天状况不好。但是你要知道,语言是有力量的。
假设今天对她说她的情况很糟糕,我想很糟糕的事情,可能真会发生。
但是说她情况不错,等同于给了她心理暗示,这种力量极大可能会让糟糕的事情变好,因为她有了好信念。
这样的回答与平时我和你说的诚实无关。因为目的是善良的、正向的。
墨菲定律用在这个例子上也非常的恰当,如果邓婆婆每天都想到身体不好,快不行了,那可能真的就会应验。但是邓婆婆如果每天乐呵呵的觉得自己身体棒棒的,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健康长寿。因为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是有力量的。
你还记得在疫情前,我带你和婆婆去巴厘岛玩时的那个导游叔叔吗?那次出行,因为有他,你和婆婆两人全程都很开心。
记得啊,他上上下下都很照顾婆婆,还说婆婆是个看不出岁数的大美女。如果他能见到年轻时的婆婆,他会卯足劲追求婆婆。而且他还带我去潜水,说我是他见过潜水潜得最好的小朋友。虽然他的样子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他这个人。小树面带微笑的回忆着说。
对对对,这就是予人快乐,己亦快乐的道理。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但它始终都能温暖对方。
语言是有魅力的。
话说一个茶馆里头有个伙计。这个伙计的嘴非常的巧,无论怎么说话都能说到人家心里头并合人心意。
这天来了个客人,手里头拿了个鼻烟壶。到店后往桌上一放,这伙计见了上去就说:“李老爷您这个鼻烟壶看着可不赖,可能花了大价钱吧。我前两天看着王老板他也有一个,您这个看起来可比他的好。”
李老板听他说完心中就特别舒服。
然后伙计接着说:“您这估计价值不菲。”
李老爷说:“没多少钱,也就2个大洋买的。”伙计说:“我看着不像,前两天王老板那个,他说他花了5个大洋买的,还不及您这个。”
李老板很高兴,乐呵呵地开始了喝茶 ,后来喝茶也总去这家店。
这就是逢人减寿,遇货添钱的意思。
就是说在和别人聊天时,在不知道对方年龄的情况下,要将人家的真实年龄往年轻处说少三五岁;在看见别人买的东西,要尽量把东西往价高处说,明明值二百元的说成三百元。
实际上就是一种处世的方式。
这个东家自然生意就很旺,这样的伙计是讨喜的,东家自会重用。要是东家请的伙计,说话就带冲,张嘴就犯横。客人都被他得罪了,东家自然也不会留他。
再说一个小故事,公司里两个实习生跟领导一块坐车出去办事。其中一个叫小张的说:“领导,我车上能抽烟不?”(其实他知道领导抽烟,有意问领导能否抽烟)。
领导说你想抽就抽嘛,小张就把烟摸出来先给领导点上一支,自己再抽,然后和领导聊起天来。
但是另外一个叫小何的实习生,在他们抽烟期间却一直在咳嗽。
领导和小张把烟抽完以后,车上的人都没有说话了。
结果没多久小张就转正了,而小何却永远没转正。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宣扬“烟开路酒搭桥”的职场人情世故的魔幻世界,而是强调高情商的会说话,说好话,懂倾听,善交流。
做很多事,要想成功,都需要靠语言开道!
语言除了具有力量外,还带有气场。
故事还多得很,明天接着聊。
走,回家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