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期效应?
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的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这就是预期效应。
我们对期望效应进行推理便不难发现:失望=心理预期-现实;喜悦=现实-心理预期。
你一定也听说过“筛子心态”和“空杯心态”。“筛子心态”是说人的思想 就像一个筛子,符合自己原有思想的观点能通过,不符合的则一概通不过,一概不接受。相对应的“空杯心态”,是说人的思想如同一个清空的杯子,有容纳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能力,即使新观点和自己原有的观点冲突,也 能先保留,思考后再做结论。
一句话理解预期效应:你看到的,其实,是你希望看到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举个例子:
领导给你项目,你是否还在用“好的”回复领导消息。
假如你是领导是什么感觉?
你就不知道员工是否愿意接这个项目,如果接了,是否有做计划的准备呢?这其实就间接反映出这个员工的换位思考能力有些问题,考虑不到布置人的感受,这样的缺陷会严重影响职场沟通的效率。
另一方面,如果员工不简单说说自己的计划,这又说明这个员工是一个只有服从心,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在职场中非常好使唤,但对公司带来的价值有限,做不到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
人性注定了每个人都有“反馈心理”,也就是自己说了某些事情,希望能得到对方同等级的反馈,比如领导布置了任务,希望得到员工认真对待任务的反馈,但如果只回“好的”,这会让领导感觉不到员工的反馈,也因此对员工产生不好的印象。
综上所述,单纯的回复领导“好的”,只会让领导越来越不重视你。
建议大家回复信息必须有这三个:
①你可以回复:“收到,我会尽力把项目做得更好”,又或者回复:“谢谢领导的重视,我会努力做好工作,有问题会及时和您汇报。”
②你可以回复:“收到,我基本理解您说的事情了,关于x方面,我还有一点点小疑问?”
③你可以回复:“收到,我会努力把这个项目做好,我大致思考了一下,接下来可能会按x方向去落实这个项目。”
简而言之:谁给我们造成了超预期,会有对这个人有好感。
在领导看来,他刚给你布置任务,你不仅态度好,还大致明确了计划,这就激活了超预期效应,让领导感到惊喜,对你的好感也会快速增加。
这个例子的启示:
1、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注意他人的心理状态(换位思考)
2、不要胆怯,注意沟通(做事要有反馈有疑问,要去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