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2.21
【姓名】田甜
【书名】《关键冲突》
【拆页内容】:CPR思维 (有助于选择正确问题的实用工具)
【R原文】
CPR思维法
这种思维方式不但能确定核心问题,而且可以消除重复做无用功的问题。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问题初次出现时,你要和对方谈论的是内容(Content),即发生的事实。例如,“昨天你在午宴上喝多了,神志不清,大声叫嚷,取笑客户,让公司丢尽了脸面。”问题的内容只和单独的事件相关,它关注的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
当问题第二次出现时,你要和对方谈论的是模式(Pattern),即重复发生的情况。例如,“这可是第二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了,你答应过这种事不会再发生,现在我觉得你是一个无法兑现承诺的人。”模式表明问题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一旦重现,问题实质便会发生变化。频繁而持续地违反承诺会影响他人对你的行为预测,最终破坏他们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注意,人们往往会漏掉对问题模式的关注,陷入对问题内容的不停争论。例如,你的老板每次开会都把你的议题放到最后讨论,结果往往是草草收场或完全跳过,对此你已经和她提过一次了。现在你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她的答复是会议日程总是排得很满,让你灵活一些,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问题。如果你接受了这番说辞,那就漏掉了关键问题。你要关注的目标不是今天这次会议(即内容问题),而是对方长期形成的模式。有时候,模式问题会悄然无息地发生,为你带来新的麻烦。你指出问题所在,对方不是破口大骂就是绷着脸生闷气,结果你和他们的对话就慢慢偏离了目标,这种情况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模式。具有影响力的人会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行为模式,及时想办法加以解决,而不是任由自己被拖入无休止的对初始话题的争执。
当问题继续发生时,你要和对方谈论的是关系(Relationship),即这样做对我们之间有什么影响。关系问题关注的角度要比内容和模式问题大得多。这种问题强调的不是对方再三令你感到失望的事实,而是对方一系列令人失望的行为已经让你对其失去信任。你开始怀疑他们的能力和他们做出的承诺,此举必然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例如,“这件事开始对我们的合作关系产生压力了。我必须不断催促才能保证你在线,我不喜欢这样做。我担心你已经不再值得信任,无法担负你承诺的责任。”
同样,如果你真正关注的是关系问题却发现和对方讨论的只是行为模式,这种讨论结果也不会让你感到满意。更糟的是你还会陷入重复面对相同问题的处境,和对方展开同样的对话。要想理解关键冲突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内容问题、模式问题和关系问题,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即结果和目的。每个方面都能提供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法,帮助你梳理问题,然后排列各种问题的优先次序。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要求:符合I便签的标准——诠释、清晰、准确、致用
(what)CPR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找到重复出现问题核心所在的方法。
(why)找到问题核心所在、避免相似问题重复发生,及时解决,缓解人际关系危机。
(why not)放任相同问题重复发生,最终会演变为长期麻烦,恶化人际关系。
(how)
初次出现,讨论内容:问题第一次出现,就事论事讨论“问题本身”,不牵扯其他。
再次出现,讨论模式:问题第二次出现,讨论重心变为“问题为何会二次出现”。
重复出现,讨论关系:问题重复出现,讨论高度上升为“问题对双方的伤害”。
(where)与他人—上下级、同事、家人等—相处时,对方反复发生同样问题,引发冲突矛盾。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要求:符合A1便签的标准——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去年一个小伙(A)向我表明好感并频频邀约,起初对我彬彬有礼,认识一个月后,渐渐其讲话方式让我无法接受。
第一次:
我:9月马拉松就要比赛了。
A:就你还跑马拉松啊,你完不了赛的。
我:……
我的心理活动:怎么说话呢,这么不尊重人,也许无心吧。
后果:后来没再多想,没再多说,但是心里有了芥蒂。
第二次:
A:干嘛呢?
我:我正做XXX(工作)。
A:就你还XXX啊,小心领导把你辞了。
我: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可以少说几句不好听的话。
我的心理活动:这是第二次说话给我感觉没家教了,我要义正言辞的教育你一次。
后果:隔阂加深。
第三次:
背景:票圈发了最近写的一幅字。
A:哟,这是网上找的吧。
我:你父母没教过你什么叫有礼貌么?
我的心理活动:神经病吧,没有了解的必要了。
我自知并不闪耀,但还算优秀,认识他之后,感觉自尊被踩在脚下反复摩擦,从此没再搭茬。对方觉得莫名其妙继续穷追不舍,我被惹恼大发脾气训斥一通不欢而散,最终朋友也没得做。
反思:这件事里,问题发生第一次我沉默,第二三次我怒怼,没有找到问题关键,于是类似问题反复发生,我反复被惹怒。后来听旁人讲,两相相比他在我面前总深感自卑,我妄加推测这大概是他讲话难听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若我能第一次就事论事说出心中不快,第二次问他为何再次说话伤人自尊,第三次清楚告知“这样说话让我反感,倘若一味挑战我的底线,就没有相处的意义了”,虽也认为没有继续的必要,但最终也不至于收场太难堪。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要求:符合A2便签的标准——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目标:未来一个月内,在工作现场和下属失误沟通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使用CPR思维方法,使得现场工作出错率低于上月。
行动:
初次出现,讨论内容:第一次失误,告知其错在哪里,导致了什么结果,以后该注意什么。
再次出现,讨论模式:第二次同样的错误,与其讨论为什么在已经强调过这个错误的前提下,问题再次出现,后果是什么,他的目的用意何在。
重复出现,讨论关系:如果后期问题重复出现,同其严肃说明这个错误给他自身、给我包括单位和他的关系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失去了我及单位的信任),引起对方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