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兵法解读工作

作者: 拾光筑梦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08:08 被阅读0次

晕头转向,是我今天一天的写照。

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自去年10月开始合并,整个人一直处于战斗状态。前期阶段充满火药味的谈判,中间出现过暂时的缓和协议,但事项并没有一直顺利地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双方自疫情过后还是对簿公堂,从一个立案,到两个、三个,发展到现在的五个,其中还存在着判决之后再进行上诉的,好不热闹。

今天之所以晕头转向,不是被热闹的诉讼绕晕,而是整个事项的系统考虑出现问题。整个事项我方是有理也有利的一方,但架不住对手的无赖和没底线。在事项的发展过程中,我全程参与。参与的角色要求我冷静地置身事外,淡定地分析背后原因,好为最高级提供可以运筹帷幄的系统蓝图。但事实是,一旦陷入具体的事务中,我的目光、思想和行动局限于细节中,完全失去自我。

每当这个时候,我需要一个暂停键。这个暂停键要么是来自高层的警示,要么来自内心彷徨的无力感。无力感来源于对复杂现实的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颓废。一旦惊醒,我会想自己该干些什么?

将所有的问题以画图、列表或文字形式展示在纸上,在此过程中解离自己的思维,以梳理思路,寻找突破点。这种方法屡试不爽,但仅仅适用于没有未知背景因素的基础工作。

对于有着深层次原因,且无法判断这所谓的深层次原因。靠纸质显现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个的问号。这时候,我会寻求外援,去找有经验的人聊聊天,或是找专业的人听听意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自己的判断,形成一个可以形成闭环思维的答案。

如果这些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那就只有去书中寻找答案。带着问题去读书,尝试着使用书中给出的方法论。这个方法有效的例子出现在《如何应对焦虑》、《关键对话》、《责任病毒》等等。如果有一本原本没有带着目的性去读,结果它却为你解决一个难题,那种欣喜简直就是翻倍。

说着说着有些跑题,今天遇到的情况,以上的方法我都尝试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在工作时限内找到最佳答案。看着窗外不断飞逝的景色,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出自《孙子兵法 九变篇》。这句话在解决唐河诉讼时,叔叔给我的锦囊妙计,当时将我拉出忧愁的惨淡境地。如今,再次蹦出我的脑海。

人的惯性思维力量过于强大,总能轻易而据地将我们的挣扎淹没。利与害,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总会被先决条件所限制。这一次,我也同样被惯性思维所俘虏。系统考虑事项的时候,没有很好挖掘利与害的角色力量。意识到这一点,我依稀看到了光明。

列车仍在飞驰,我的心轻扬起来。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阿淼写于2020年6月30日  赴上海途中

相关文章

  • 以兵法解读工作

    晕头转向,是我今天一天的写照。 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自去年10月开始合并,整个人一直处于战斗状态。前期阶段充满火药味...

  • 22 当你放弃了依靠的想法,但又不放弃完成某件事情时,你会多出一

    方法# #军事# #养兵之道##孙子兵法#来源:得到app《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见】 华杉解读《孙子兵法》中养兵...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pdf 电子书

    内容简介······ 这回彻底读懂《孙子兵法》!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 《孙子兵法》6111...

  • 2017.1.15日記

    ● 百家讲坛:解读《孙子兵法》上部 —— 奇人奇书 ✔ ● 考研单词100个 ✔ 《孙子兵法》上部 —...

  • 《孙子兵法》之股市实战解读-始计篇

    注:本系列《孙子兵法》之股市实战解读,将以原文+解读的形式呈现。文中不会将兵法原文进行全部的翻译,而是会结合股市实...

  • 读书笔记五《孙子兵法—兵势》

    两句白话解读: 兵法讲势,重在择其优势,优势出其战术和管理,战术为“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的循环变化使用。 再者讲...

  • 以正合,以奇胜——乐观主义的做事方法

    看了今天的文章,对孙子兵法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有了正确的解读,合乎法则叫做正,有多余的兵力,你就赢了,出奇...

  • 2017.1.16日記

    ● 百家讲坛:解读《孙子兵法》上部 —— 战略是个大问题 ✔ ● 考研单词100个 ✔ 《孙子兵法》上...

  • 12正兵奇兵,灵活作战

    方法# #军事# #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来源:得到app《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见】 《孙子兵法》中的战斗方...

  • 等待,人生的智慧

    我这几天连续在收听华杉老师解读的孙子兵法。大家都知道,「孙子兵法」号称中外古今第一兵法!订这个课,最初就是好奇。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兵法解读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gq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