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没有内涵灌溉,轻飘飘的空壳身体往上飘啊飘,越来越脱离世界。
大三最后一个学期,才开始醒悟,加上身边老师的呼吁,惊觉自己文学素养太低。因此,在觉醒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一下规矩:每个月有100元的买书支出,但仅限于一本接一本地买。目的是防止自己沉浸在只买不看的恶循环中。
3月份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一本书,朋友强力推荐的一本书:《最好的告别》。由于没有将书籍带在身边,只能凭着感觉将自己阅读中的最深感触写下来,以便日后回想。
如果父母老了、生病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你会怎么做?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美国的外科医生写的,他指出美国医疗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去医院进行一系列的医疗措施成为一种“热潮”。医生对病人的治疗,仅限于提供方案,让病人进行选择。而且在所有的治疗选择当中,也没有临终关怀(姑息疗法)这个选项。这是由于医生对医疗的认知不够,认为对病人的救治仅仅是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以传承下来的一套救治体系。而对于病情严重到现有的成熟医疗技术无法解决的病人,还能提供一套或几套正在研发测试阶段的救治方案。但这些对生命的干预措施,在提供百分之多少的痊愈希望的同时,还强加了百分之多少的副作用。而正是这些副作用,医生可能不会直接传达给病人的信息,使得病人由于免疫系统的弱化,加上副作用的影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此作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对生命的干预究竟是好还是坏?
疗养院这种场所的出现,是因为随着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去医院就医,而疗养院在最开始是承担为医院腾出更多的床位给病人这一职能。也就是说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老人而专门建设,因此也不会去了解老人在生病的时候的渴望。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疗养院以“安全”的名义,限制老人的活动,透露着规矩、冷漠、生硬的气息了。疗养院和医院一样,不会去了解病人在生命最后的想法,是希望自己对生活仍然拥有控制权,而非仅仅是活下来这么肤浅的一件事。
死亡这件事,究竟是父母的恐惧,还是我们的不接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不愿意正视自己即将死去的事实,而我们的亲人,被赋予了起死回生希望的医生,几乎也在尽可能地回避这个病人病入膏换、无药可医的事实。这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医生尽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重症病人进行救治,而往往这个最终结局是:病人死在冷冰冰的医院里,身上伤痕累累;身边的亲人泪流满面,震惊不已。有一项研究表明:见证亲人在医院过程中受尽痛苦并死去这一过程的家属,患上忧郁症的概率增加了30%左右。人固有一死,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死亡的时间从原始社会的30年延长到现代社会的80年,甚至以上。人们还不能接受“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这一事实。而接受并面对这一事实有什么好处呢?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你可以不用选择前往医院,放弃对生命的干预,服从生命的选择,在临终关怀下度过这段时间。你依旧可以和往常一样,拥有对生活的控制权,可以与家人一起生活,不用被规定该什么时候起床、洗澡、吃饭、上厕所等。你可以不用经历医疗救治带来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不用整天面对冷冰冰的机械。
只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由于孝道这一思想。比起把父母安排在家中,请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来帮忙照顾,减少老人的病痛而非痊愈;人们更愿意将生病的父母送往医院,花费重金进行救治。即便期间父母要忍受痛苦,即便痛苦后还是走向日落。
我并不是说在老人生病的时候都不要前往医院救治,全部在家进行临终关怀。而是说或许我们在替老人进行决定的时候,可以先了解老人的看法,了解他们是要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掌握,能够继续跟平常一样进行日常活动;还是说可以为了活下来,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权。《最好的告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救治与被救治,它还包括对自己生活的控制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