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女儿聊起运动,讲了讲我的跑步故事,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我其实一直是一个运动残,到什么地步呢,到了每个阶段的体育老师都认识我——见我就摇头并哀叹;我呢,见到体育老师也是躲得远远的,能绕道就绝不碰面。当年的体育是不计分的,所以我就没被拉后腿,但是体育一直让我头大,除开800米能跑个中不溜,其他的全部项目,都徘徊在及格线边缘——只有运气好才能及格。
就这么一个运动残,我竟然一直长跑,一跑还跑了二十多年——只不过一年跑步次数多少的问题啦。当时在互联网工作时,强度太大,我担心自己熬不住。于是早晨5点钟起来慢跑五公里,竟然把最艰难的时光给熬了过去。后来一直断断续续跑,时多时少,直到疫情那年大病一场后,两年多时间,坚持得还不错,每年大约能跑个750-800公里。虽然里程不多,但是对我自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再怕冷,很少感冒。
为什么会长跑呢?其实就是因为念师范时候的体育委员——一个吹萨克斯特别棒的女生,体育特长,一米七几的个子,非常壮实。生长在南方,她是绝对的铁塔般的存在。
刚刚进去第一年,学校有秋季运动会,让报名。我当然是不参加的了,主动承担后勤职责。报名一周后。
体委找到我:我给你报名了一个体育项目,你准备准备。
我吓一跳:我从来都是给大家当后勤的,我体育不及格,我参加不了任何项目。
体委很淡定:没事,就是3000米跑。
什么?!我差点晕倒过去,我最长的就是跑800米。我拼命拒绝,努力推卸。
体委只有一句话:报名一周了,改不了。
然后增加了一句:咱们班女生,就你壮实,你不跑谁跑?二十多年过去了,最后这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然后牢牢记住了“壮实”这个自我形象。
我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既然推卸不了,就只能认命了。于是和一个也要跑三千米的老乡练了起来,可是从来没有跑到过三千米——到赛前也没跑够过三千米一次。就这么糊里糊涂去参赛了,果然不会得奖,让我意外的是竟然还能跑个中不溜。赛后,体育委员拍拍我肩膀:你看,我就没看错人哈!以后就你啦~她一语成谶,我担任三千米长跑运动队员直到毕业。三千米跑带来了一个副产品。
那年省会举办5千米马路赛跑,不记得是哪个同学说,让我一起去参赛。我脑子一热,觉得五千米和三千米也没多大区别,就同意了。但备赛过程一样,即使在赛前我都没跑完过五公里。
那天比赛的情景历历在目。小三百号人聚在起跑线上,令枪一响,我和朋友就跑散了。我变成了孤独的跑者。一开始,大家都跑得很快,我个子矮,很快就被甩后面了。没多久,我就跑得气喘吁吁的,几度想放弃。不知道跑了多久,几乎就要断气了,我停了下来。因为一路上就看见有参赛的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走着。可是我没有朋友了,也不知道跑到什么程度了,只好放慢速度晃晃悠悠地跑着。最后想放弃了时候,看到了提供水的服务站点,我去喝了点水,问了一声:离终点还有多就呢?他告诉我:下坡右拐就到了。我一阵惊喜,竟然快跑完了,于是一下子来了精神,加速往前跑去。但距离并没有他说的那么近,但因为想到终点就在前面,我咬牙坚持住了。
比赛结果令我吃惊:比赛有奖品的取前50名,我竟然是第49名,简直让我惊掉下巴了。奖品是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一本董明珠的传记——我还挺喜欢。
这次马路赛跑让我刻骨铭心,第一次意外发现了自己耐力竟然这么好,也第一次知道了长途路上,只要坚持就有胜利的希望——能坚持的人不多的。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害怕跑步和运动了。甚至寒暑假回乡下,也会早起在乡村公路边慢跑。
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当年的体育委员——李曼。没有她的自作主张,恐怕就没有今天一直坚持慢跑的我。略微遗憾的,是去年跟一同学聚时,知道了她的故事。毕业后,她和男友骑摩托飙车,车祸。男友丧生,她高位截瘫,后一乡下男人陪她身边照顾了半生。听到她的故事,我感慨了很久,真是造化弄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