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英读书会读书每天写1000字
《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之美洲大陆

《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之美洲大陆

作者: 精英读书会sq | 来源:发表于2017-12-02 10:58 被阅读213次

    本人上一期给各位介绍了冰河世纪的气候和地理、以及亚欧大陆有代表性的几种史前动物。本期我们将目光转到美洲大陆,继续和各位一起探索和欣赏那里的史前动物。

    PS:有的朋友读了本人上期的读书分享,(出于友善的目的)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既然史前动物都灭绝了,了解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完全没看出有什么用嘛。

    有人认为一种动物的肉能吃是有价值、皮毛能穿是有价值,或者能直接卖掉赚钱是有价值。其实这些所谓的 “价值”只不过是一些廉价的作用、低层次的价值。当一个人津津乐道于眼前已经确定的价值,不论TA的身体年龄有多年轻,TA的思想已经衰老了。

    再思考一个问题:什么史前动物在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体系中最著名,在影视艺术和作品中的地位最高,在新闻杂志出现的次数最多?

    答案是:

    恐龙类爬行动物(除了恐龙,还包括翼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等不是生物学定义的“恐龙”的爬行动物)。

    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恐龙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部分保存及其完整,多地均纷纷建设恐龙主题博物馆。

    全球10个最好的恐龙博物馆如下:

    1.美国芝加哥自然史博物馆

    2.美国亚特兰大的弗恩班克自然历史博物馆

    3.美国怀俄明州恐龙中心

    4.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国立恐龙博物馆

    5.加拿大亚伯达省的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

    6.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家自然科学院

    7.德国柏林自然史博物馆

    8.南非开普敦的Iziko博物馆

    9.中国自贡恐龙博物馆

    而地位稍稍次于恐龙类爬行动物的就是冰河时期的动物了。

    为了尽量节约读者的时间,经过思考,从几十种美洲的史前动物中挑选出两种最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各位,包括一种鸟类、一种哺乳动物。它们的外形均和现存的动物差别巨大。

    1、泰坦鸟

    拉丁学名:Titanis,含义是“巨大的鸟”

    科学分类:叫鹤目,恐鹤科

    身高体重:身高2.5米,体重150千克

    体型特征:大型陆行鸟,有巨大的脑袋的喙,翅膀短小,双腿长而健壮

    生存时期:上新世至更新世(距今3生存时期:上新世至更新世(距今300万年前~180万年前)

    发现地:北美洲

    生活环境:林地、森林草原

    泰坦鸟和其他的恐鹤科一样具有巨大的喙,而且它的退化双翼不可能用来飞翔,但是进化出了一对用来抓住猎物的爪,这种尖钩爪可以轻松撕碎猎物。泰坦鸟的中趾巨大,可以踢抓猎物。

    泰坦鸟生活在上新世的北美洲,分布在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一般认为恐鹤科在北美洲和南美洲连接的时候因为更进步的肉食动物的竞争而灭绝了,但是泰坦鸟却反向进入北美洲,直到180万年前才灭绝,但是1995年在德克萨斯州一个更新世沉积中发现了泰坦鸟化石,显示它们是直到15000年前才灭绝的,这就是说早期的美洲人类很可能不得不面对这些可怕的肉食鸟类,那里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关于泰坦鸟的神话传说。

    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泰坦鸟化石,强壮的后肢赋予它很高的速度:

    与晚上新世北美洲的其他食肉动物不同,泰坦鸟有一套截然不同的猎杀方法。

    泰坦鸟通常选择比自己低矮的猎物,它们会悄悄接近,当距离足够近时就迈开大步猛冲过去。高速奔跑的泰坦鸟很容易就能追上猎物,这时再动用大杀器——巨大坚固的角质喙。

    泰坦鸟的角质喙不但边缘锋利,前面还有一个类似鹰嘴的弯钩,当它们捕猎的时候不是简单张开嘴去咬,而是仰起脑袋用尖锐的弯钩敲击猎物,就好像用尖嘴锤敲东西一样。借助着沉重头颅的向下加速度,泰坦鸟几次攻击就能将猎物打倒。

    除了可怕的角质喙,泰坦鸟在捕猎时还会用强壮后肢上的大爪子猛踢猎物,一般的中小型动物根本经受不住巨喙和大脚的攻击,很快就会被杀死。

    泰坦鸟的头骨化石,其角质喙前端弯曲的钩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温暖的佛罗里达平原上,一群恐狼竭尽全力,终于杀死了一头近1吨重的野牛。

    就在它们准备大块朵颐时,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不远处,那是一只泰坦鸟。

    面目狰狞的泰坦鸟渐渐靠近,它俯视着面前的恐狼,要抢夺它们的食物。

    护食的恐狼挡在泰坦鸟面前想逼退对方,但是泰坦鸟毫不示弱,它居高临下,巨大的嘴喙发出“咔哒咔哒”的响声,吓得恐狼们向后退去。

    泰坦鸟的化石,在旁边有袋剑齿虎的头骨,它们曾经在南美洲共同生存了很长时间。下图反映的是泰坦鸟大战剑齿虎的场景。

    如果泰坦鸟能活到现在,作为顶级掠食动物,它将和美洲虎、美洲狮、棕熊、北美灰狼展开激烈竞争。

    (2)雕齿兽

    拉丁学名:Glyptodon,含义是“被刻划的牙齿”

    科学分类:有甲目,雕齿兽科

    身高体重:体长2.5-3.3米,体重1-2吨

    体型特征:身躯包裹在半球形甲壳里,头尾也有甲片覆盖

    生存时期:更新世(距今120万年前-1万年前)

    发现地:南美洲、中美洲到美国南部

    生活环境:草原

    雕齿兽堪称为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背部最高达2.5米。

    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就经常大于两米,保护着它的身躯。雕齿兽还有一条管状尾巴,雕齿兽的尾巴有环形骨作为保护。

    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显然,在这样的坚硬装备与武器之下,再凶猛的肉食动物,也很难对雕齿兽攻击而食。

    雕齿兽近亲种群星尾兽属长有一条一米多长的尾巴,还长有尾锤,但这个尾锤可能更多用于种内争斗。

    雕齿兽的身体由保护甲壳所覆盖,这个壳是由超过1000个1寸厚的骨板所组成。

    雕齿兽的物种都有其独特的骨板及壳,这个甲壳就像龟的一样,不过它们不能把头缩入壳内,取而代之是在头颅骨顶有一个骨冠。

    这个巨型甲壳需要更多的支援,例如融合了的脊骨,短而巨大的肢骨及阔的肩胛骨、雕齿兽的头颅骨,鼻腔因肌肉加厚的缘故而变得细少。有些估计指这些加厚的肌肉是像貘或象般的口器或长鼻。但是大部份有长鼻的动物的鼻骨都在头颅骨的较后位置,而雕齿兽却没有这个特征。

    雕齿兽的下颚骨很深及帮助支撑巨大的肌肉来咬碎在河边及湖边的植物。

    捕猎雕齿兽的有剑齿虎,但它要将重1-2吨的雕齿兽反转则显得有点困难。

    很多人一见到它的化石就经常以大乌龟或大金龟称之,这是一种误解。

    它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只是身上背负着看来像龟壳的外表。

    乌龟的外壳(背甲与腹甲)是由背部的脊椎骨、肋骨与胸骨伸张衍生而成,为身体骨骼的一部分,所以乌龟不可能脱离外壳而存活,而且龟壳本身无法活动,所以乌龟移动起来笨重许多。

    雕齿兽的外壳则与其身体的骨骼结构无关,而是由表皮结构衍生出坚硬的骨片与角质化硬皮镶嵌而形成厚重的鳞甲,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片嵌在角质化的硬皮上,这样的鳞甲既具有一定硬度,又能够进行局部的灵活变形与摆动,使得雕齿兽不会因为身体背负重壳而活动迟钝。

    最新一项考古研究显示,雕齿兽能够像运动员挥动网球拍和棒球棍一样甩摆它的带刺尾部。甚至这些体积庞大的哺乳动物在其尾部还存在着“击打重心”,它们会利用最大、最锋利的刺状结构击打物体。

    研究小组成员认为,这种体型界乎于犰狳和大众甲壳虫汽车之间的远古哺乳动物与恐龙具有类似的尾部特征。

    雕齿兽和恐龙的尾部都拥有着“击打重心”,从技术上它们都有着精确的击打中心。

    现存的生活在南美洲的犰狳,是雕齿兽现存最近的亲戚,不过他们很久之前已经“分家”,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距今1.2-1万年前,所有的雕齿兽都灭绝了,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雕齿兽赖以为生的热带、亚热带草原变成了雨林或沙漠。

    栖息地大幅减少的雕齿兽在人类猎杀下变得稀少,最终灭绝。

    (文:贾国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之美洲大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nv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