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作者: Maria婧尧感恩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22:55 被阅读0次

  我的故乡是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甘肃天水。我的出生地,便是史料记载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出八卦图,一画开天,以天然地貌展示了太极图形象,在天水地区鼎鼎有名的三阳川。

故乡

  或许这方土地所赋予的熔铸在基因深处那开天辟地之荣光,我自幼便常有莫名的荣耀感,莫名的自命不凡。这种情形在少不更事的年代常常被冠以骄傲自满为我所痛恨鄙弃,更是在一路成长的岁月和我极力想要修习的普通平凡长久地对峙。

  2019年正月重回故乡,在卦台山圣地与兄弟姐妹一道祭祖,俯身跪下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受到自己仿佛明白点什么。一直以来,我都仗着自己先天的些微优势与后天的点滴努力,只想着过平淡安逸独善其身的人生。然而我的祖先在创世之初,就以开启人类智慧为使命,心系天下及众生的福祉。

  作为后辈的我,在祖先巨大的功德前被震醒。这是第一次,我感受到自己内在那股奔流不息、总想喷薄而出的力量之本源出处。于是有了与自己生命的一次重要和解。

  故乡于我,魂之所在,是“河出图,洛出书”的龙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故乡于我,情之所系,便是我那已故去十一年的爷爷(姥爷)。在他身上,负载着故乡对我最深沉最形象的爱护,以及我对故乡最美好的记忆。

  之所以姥爷即爷爷,是因为他是妈妈的父亲,我的爸爸是上门女婿,我的姓氏,来自对妈妈的继承。

  说起我的爷爷,虽是一届布衣,但在故乡也是十里八乡的知名人士。自我幼年,爷爷的故事便经由各类不同的人讲给我听。

  爷爷出生于1920年。他幼年丧父,兵荒马乱的年月,母亲为了养活两个儿子不得已改嫁。继父要求孩子随他的姓氏方可领进门。爷爷自认是毛门之后,在母亲带走弟弟后,坚定的一人独撑门户。

  那时爷爷只有八岁,正是现在的孩子还要在父母怀里撒娇玩乐的时光,爷爷却要每天为地主家放羊及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换取一日三餐,夏天一身单衣,冬天一身棉衣,以及年终时的两块大洋的工资。

  逢年过节被地主放假时,爷爷会去相隔不远的村子看望母亲和弟弟,但从来不喝继父家一口水,吃母亲准备的一顿饭。爷爷坚定傲骄的性格,坚强有骨气的风范,自小便可见端倪。

  家乡人常说爷爷身兼具贵气和侠气。他从小生活凄苦,却坚定地心向光明,从不贪图任何便宜与便利。在艰苦的岁月里,他没有机会读书认字,却不遗余力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农忙时除了干完自己家的农活,还不分白天黑夜帮助乡亲们干活;

  农闲时,爷爷便和同乡搭伴经营一些小本生意。他们常常从天水担两筐桃子,步行七八天到达兰州,在兰州卖掉桃子。再买一些兰州水烟,回到天水卖掉水烟,来回赚一点点差价养活全家老小。

  天水盛产水果,桃子卖完了是李子,李子卖完了是苹果。爷爷用他的勤劳和体力谋生,从不肯在生活面前有任何投机取巧和绳营狗苟。这便是他贵气之所在:贫贱不能移。

  而爷爷的侠气,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在那个艰难的时代,人们自己谋生尚觉困难,更何况一个如孤儿般的存在。然而,即便是孩提时代,每年地主发的两个大洋的放羊工资,爷爷自己不花。一块钱用来孝敬母亲,另一块钱接济村里孤苦无依的可怜人。

  爷爷自幼因重情重义受到乡邻的推崇与爱护,成年后更是因仗义疏财美名播扬。

  有这样两个故事,让家人对爷爷的行为褒贬不一。一次是他路遇一名陌生青年,青年开口向爷爷借钱,爷爷二话没说就把他身上仅有的三十元借给青年帮他解除困境,那三十元当时是一个人一年的生活费。这位青年是知恩图报的,后来不仅还了钱,在逢年过节还常常看望爷爷,到爷爷去世十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家还能吃到这位当初的青年如今已年过六十的老人送来的自己家里做的粉条。

  还有一次是爷爷被一位亲戚欺骗,以要做生意实现梦想为名,让爷爷把自己攒了许久的两千块钱借给他,这在当年也是一笔巨款。二十年过去,那位亲戚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不为钱财所愁,但却始终没还爷爷的钱。爷爷几次讨要无果后就说算是送给亲戚,让家人从此忘了这件事。

  对爷爷来说,有债必偿,有恩必报,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他从来不强加于他人。

  因为爷爷的品德好,到他论及婚娶的年龄,虽然家里贫苦,却依然娶了家乡最美丽的姑娘——我的奶奶。据说奶奶的美貌,也是名动乡里,出嫁的年龄说媒的踏破门槛,但奶奶的父亲和爷爷是忘年交,一手做主将这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插在了我们毛家破落且还需与人合住、拥挤不堪的院庭中。

  事实证明爷爷的岳父的确具有慧眼,奶奶的两个哥哥后来在外做工,爷爷一力承担了岳父家的所有活计。岳父去世后,还把岳母接到家中,为岳母养老送终。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爷爷这个女婿,尽到了一个孝顺的好儿子的责任。

  凭着奶奶的心灵手巧与爷爷的智慧勤劳,解放后,我们家的生活已经在本村名列前茅。唯一的独生女儿,我的妈妈,1954年出生,更是从小过着小伙伴们羡慕的丰衣足食的生活。

  我出生的时候是改革开放第二年,爸爸下海一举成功,是家乡第一个万元户。眼看家中的日子红红火火,看起来已经全无后顾之忧。刚迈进六十岁大门的爷爷,自此将全部的爱和心力放在我的身上。

  妈妈说,我还未出满月,爷爷每天一大早便要将我抱出家门,在村里闲人聚集听新闻的公共场合到处晃悠,听一通众人对我相好的夸赞后,带着满足和喜悦回家。

  奶奶说,我自小,想要星星爷爷便想着给我摘月亮。据说我牙牙学语时第一个完整清晰说出的词,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爷爷。祖孙情深,可见一斑。

  我两岁时妈妈生了大妹,自此爷爷便把我全盘接管,除了逢集把我架到脖子上逛街,生活起居也全归爷爷照料。我自有记忆起爷爷和奶奶便是分房睡觉,每晚我就在爷爷的房间睡觉,在他给我讲述的《沉香劈山救母》、《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王宝钏守寒窑十八载等薛平贵大登殿》等等戏文故事里安然入眠。

  爷爷好酒,好茶;我自两岁起便陪着爷爷一起喝酒一起喝茶,你一杯我一杯的,很是习以为常。爷爷既是家乡的名人,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要请他赴宴。我被爷爷架在脖子上,奔赴于十里八乡一个个酒席。席间,看到谁给爷爷灌酒,我便接了自己喝下。久而久之,小小年纪的我如此好酒量,便也成为家乡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到我六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爸爸的朋友,寻爸爸不遇。奶奶照例炒了几个小菜,爷爷拿出自己的好酒,我则按规定动作坐在旁边和爷爷一起陪客人。爷爷倒了三杯酒,客人一杯,他一杯,我一杯,这已是近几年我家常见的景象。

  客人看我小小年纪,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吃一惊。爷爷非常荣耀地告诉他这个孙女酒量很好,喝一斤白酒没有问题。客人说:“这么小的孩子,脑神经还未发育完全,这么过量饮酒,会伤害大脑,要是以后上学了念不进去书可咋办。”

  我从小因为好饮被人热捧,这是第一位替我前途担忧的客人,但他说的话却打动了我。那时我虽然还未上学,但早就见识过村里早年间考上大学的人回家时家乡人赋予他们的尊敬和崇拜,很是羡慕。

  村里的神庙,我每次进去烧香都祈愿保佑我将来考上大学,一听喝酒竟然会影响大脑发育,自此与酒告别,此后多年滴酒不沾。我的这一决定和行动,深得爷爷称赞,也让他深深一直为荣,时常逢人夸耀。

  我七岁时,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小时候很馋水果,我一次能吃两个大桃子,三个苹果,半个西瓜。家里四个孩子,不管买多少水果,仿佛总不够吃。那时爷爷隔一天赶一次集,回来担一筐瓜果梨桃,可是过了一天,便被我们一扫而空。

  每次买的水果,家里的孩子要平分的,爷爷偏爱我,给我预留一份,藏起来半夜吃一份,还有一份是正常分的。所以,姐弟四人,我从小吃的水果是他们三人加起来的总和。为此,家里人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毛三份”。

  若干年后,小满姐姐和枫媛姐姐与我一起成立文学组织:三毛两想,第三个毛便是我。可见三之与我有缘,自小至大,从幼年到中年。

  不知道是爷爷从小对我的荣耀成全了童年时优秀的我,还是我自小念书学习争气在各方面让爷爷满意;总之,我的任何特点,到了爷爷那里,全是优点,全是值得夸赞的,恨不能在广播上广而告之。

  我小时候刚会背唐诗,爷爷便觉得我有文学天赋,请来他的书法家朋友为我题字纪念;我从小便不精明,总被弟弟妹妹及玩伴耍弄,妹妹为此嘲弄我是书呆子,爷爷却说我是大智若愚,是参天大树之才;我小时候被人欺负不会还手,家里人骂我不争气,爷爷说是我厚道,有仁爱之心。家人为此嘲笑说,大约我放的屁,爷爷闻着也是香的。

  我也习惯了爷爷对我的爱护。冬夜起床,我吃完爷爷给我藏的冻柿子,心满意足地睡觉;夏天午觉睡起来,爷爷已经剥好在茶壶里煮的鸡蛋,我吃完便一溜小跑出去玩;童年的记忆,就是在点点滴滴的爱护中被填满的。

  到了我上初中,学校在镇子里。隔一天逢集的时候,爷爷就在街上等我,中午放学后,他选街上最好吃的饭铺,给我买一碗饭,外带还有一小蝶红烧肉。他就站在我身后,幸福地看我吃饭,自己从不吃上一碗。

  饭铺老板与爷爷相熟,常常打趣道:“老汉这么省钱干嘛?距离你孙女上大学还远着呢?再说,她就是以后考上大学,能不能接你去大城市享福还两说呢!”这时爷爷总不忘调侃他:“我就是不吃你家饭,不让你赚我的钱。”说着还从兜里掏出一沓大大小小的票子,以示自己是有钱人。

  一群吃饭的人,便常常被逗笑了。

  我一天天长大,爷爷一天天变老。

  我在天水市读中师时,每到星期六的下午,爷爷按时守候在校车经过点,等着接我回家。我在兰州上大学时,到寒暑假回家,爷爷开始拄着拐杖在村口迎接我。待到我读研时,每次都是自己回家,然后第一时间去爷爷房间问候,这时,他才慢腾腾地出屋,和我话一些家长里短。

  2008年,刚过完正月十五,已卧病数月的爷爷听闻我要回北京了,在弟弟的搀扶下他上完厕所。我至今记得他从窗口看到我收拾行李,深情一瞥,回到自己的房间便离开了人世。

  爷爷去世时虚岁九十,当得起高寿,家里人也把这个白事,当做喜事来办。我虽然一直宽慰自己,也知道要让爷爷去的安心我不该太过悲伤,以免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他牵挂。但我修行尚低,实在到不了庄子鼓盆而歌的境界。他刚去世时,之后三年我都没有再回老家,也不敢看爷爷的照片。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常常失声痛哭,情难自禁。

  及到十一年后的今天,我之想到故乡,心里第一个闪过的身影,还是爷爷,想到昔日他全力以赴的爱我,无条件的支持与呵护,以我为荣耀以我为骄傲,不时泪流满面。

  童年记忆之于人的宝贵,有人毕其一生都在疗愈童年,有人却用童年来疗愈一生。我的童年,因为有爷爷这样不遗余力、倾注全情的爱,这样一份富足,让我从此在生命中,不曾有缺少爱的体验。

  故乡于我,是一个最具疗愈力的符号。

  在我离开故乡的二十多年,每当工作生活中遇到不解的困惑,每次身心俱疲感到难以坚持,每当遇到人生困境无力突破时,我都会望见故乡。

  望见儿时站在卦台山顶俯瞰一水中分形如太极图的三阳川全貌时自己升起的雄心壮志,望见潜藏于我血液和基因深处中来自爷爷这一脉先祖有血性有骨气有仁义的爱的呼唤。

  生命中仿佛有一股说不清的力量,引领我一路穿越,走过不同的山河岁月,遇见不同的风物景致,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次次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故乡于我,也是存在于自己心目中,值得大书特书的盛唐气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关文章

  • 故乡长岭

    故乡长岭 韩裕平 故乡,故乡,故土之乡。故乡,故乡,故地之乡。故乡,故乡,故人之乡。 我的故乡在长岭,我爱我的故乡...

  • 家乡

    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书屋。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梅花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石路。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同学们。啊...

  • 不能题

    鸟鸣 风声 树梢 林海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2021.4.20 未时

  • 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日是故乡新。 天是故乡蓝, 地是故乡金。 水是故乡甜, 气是故乡润。 情是故乡淳, 亲是故乡音。 于...

  • 只有故乡,有天堂

    只有故乡,有天堂 文/高保民 故乡的炊烟 故乡的小巷 故乡的灯光 故乡的田野 故乡的初恋 一离开,故乡就不动了 挂...

  • 五律·游子吟(其二)

    【题记】 他乡望故乡,故乡在远方,故乡成他乡,故乡是他乡,他乡成故乡。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时光。 ...

  • 故乡!故乡!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复杂的感情。它记录下了你从小到大成长的印记,欢乐的,难过的,欣喜的,惆怅的,幸福的,痛苦...

  • 故乡!故乡!

    故乡!故乡! 我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看见曾...

  • 故乡,故乡

    故乡因为妈妈的坚守,我才有回故乡的理由。十年前,奶奶走了。过了两年,爸爸也跟随奶奶而去。从此,曾经破旧却充...

  • 故乡,故乡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或美好或落魄,不管怎么样,故乡在我们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总是一边想念着过去一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py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