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比蜂蜜酒更甜?
——天堂的露珠。
——那有什么比露珠更甜美呢?
——蜂巢中的蜂蜜。
——比蜂蜜更甜的呢?
——琼浆玉液。
——还有更甚者吗?
——吻。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到自己思维僵化的厉害,每日浑浑噩噩,而下笔如扛鼎,一笔一个坑,始终难成文。初选接吻这个主题时,以为三招两式就能快速搞定。然而,看了一些资料之后,才发现这个选题太大,涉及的文化渊源太深,让我深感难以驾驭,虽硬着头皮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不过,可以想见,文中会有很多纰漏处(特别是涉及到宗教部分),请各位包涵,也望不吝指正。
起源
关于接吻的确切起源,我们可能永远无从知道。我们只能在众多的相关推测和假说中,找出比较合理且较多认同的那些说法,下面介绍其中的两种。
母爱本能说
这种说法认为接吻是一种沿袭自动物的本能。
首先,自我们生下来,吸吮母乳就是我们的一种生物性本能。并且,在原始人类时期,人类并没有复杂的用餐工具,母亲都是用口嚼碎了食物之后再口对口的喂给婴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配合舌头的压力和嘴的动作,这和鸟类的喂食方法非常的相似。
啄木鸟喂食因此,人类接吻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对婴儿时期吸吮所带来的满足感的“记忆”实践,这是一种内在本能的驱动所至。
鼻吻演化说
这种说法认为,接吻从更原始的鼻吻演化而来的。
主要的证据是在现在很多原始的部族社会中,并没有接吻的礼仪,而是用鼻吻代替。比较著名的是毛利人的碰鼻礼,毛利人将这种礼仪视为最高规格的礼仪,一般在接见各国政要的时候要行此礼。
凯特王妃与毛利长者行碰鼻礼还有阿曼人和爱斯基摩人也都保留了用“鼻吻”来表达友好和亲密的传统。
另外,在动物中,我们看到的很多看似是“亲吻”的行为,而实际上是鼻子碰鼻子。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不同物种和不同个体而言,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气味,嗅觉是分辨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是亲属还是同伴得最有效的方式。
鼻吻的极致——大象因此,在那个时候,人们也许不会说“吻我一下吧”,而是说“闻闻我吧”。
说一个题外的,如果让你失去五种知觉中的一种,你会愿意舍弃哪一种?
毫无疑问,对现代人的我们而言,嗅觉一定是排名最前的一种,而视觉一定是排在最后的一种。相对于沉浸在视觉和听觉中无法自拔的我们来说,我们的祖先更会注重嗅觉和味觉。这是和生存策略与生理激素的刺激有一定的关系(稍后会谈到)。
如同鼻子示好起源于嗅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唇部示好应该是起源于味觉。不过,究竟是嗅觉还是味觉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也无需最太多的纠结。
接吻的文化演化
无疑,接吻最为直接的象征就是性,甚至有学者认为,人类的嘴唇比其他灵长类动物嘴唇要厚一些的原因就是嘴唇对性器官拟态的定向选择。是类似孔雀的漂亮羽毛进化过程的一种性选择。
不过,在西方,当人类以文明而自居,并把杜绝公众性行为当做人性而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准后,接吻所象征的意义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接吻的形式也从最原始的嘴对嘴而变得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亲吻脸颊的,有吻手的,有吻衣服褶皱的,也有吻脚的,有吻耶稣的,也有吻盘子的。下面就来说说各种吻吧。
“圣吻”与基督教
包括以上提到的,几乎所有遗存和吻有关的礼仪都与基督教有关。因为,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就有“圣吻”的说法。圣保罗说:“用圣吻彼此致敬”。因此在最初的教会中,洗礼、婚礼、告解等仪式上都有互相亲吻的仪式。后来,为了和性相关的吻区别开,限定只有男人只能亲吻男人,女人只能亲吻女人。这种仪式一直到中世纪后期才被完全的废除掉。
虽然互相亲吻的仪式被废除了,但是“圣吻”的教义依然需要践行。在13世纪中期,人们用一种亲吻同一件圆盘(圣像)的方式替代了互相亲吻。亲吻耶稣的这种行为,也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并一直持续到今天。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的亲吻各种十字架的人,有时候是亲吻主教手上拿着的十字架,有时候是亲吻自己胸前的十字架项链,有时候是亲吻身上的十字架纹身等等。然而,他们不是为了亲吻那个十字架,而是亲吻十字架上的耶稣圣像(只是,后来就只剩下十字架了)。
主显节活动另外,有一种亲吻脚的仪式,也是由“圣吻”演化而来。据说,原来是亲吻神职人员印着十字架标志的靴子,而后来渐渐演化成亲吻脚了。
吻手礼
这种吻,是表达崇敬的一种方式。最初也是出现在基督教的仪式上,一般是亲吻主持仪式的神职人员。后来,也用来亲吻统治阶级以示尊重。再后来,这种礼仪也用于男士亲吻身份高贵的女士来表示尊敬和崇拜。
吻手礼吻颊礼(吻面礼、贴面礼)
吻颊礼和吻手礼不同,这种礼更多是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友好和亲切。所以行这种礼,一般是在熟人之间或者对陌生人表示感谢和亲切问候时。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礼标准还都不一样,以下是几个国家的吻颊礼的习俗。(参考网上资料,并未详细考证)
吻颊礼荷兰:从右边开始吻三下,遇上长者或至亲,多亲几下也不要紧。
西班牙:右颊开始亲吻两次。
比利时:遇上同龄人只需吻一下,年长10年以上的要亲三下以示尊重。
意大利:只吻至亲和挚友,次数随意。
德国:只亲吻至亲和挚友,通常只是在脸颊左侧亲吻一下。
希腊:只亲吻亲近的人,除了亲脸两下以外,还伴着“拍手”一次。
吻颊礼,在西方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了,并且在上层阶级中尤其盛行。在17、18世纪的数不清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对这种礼仪描述的痕迹,这也是这种礼仪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种礼仪持好感,法国作家蒙田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我们应该强烈谴责这样的传统,女士不应被迫向任何一个跟前有侍从的人提供她们的双唇,而我们男人并非获利之方,因为我们需要吻遍五十个丑女人,才能遇到三个漂亮的。
净咒之吻——童话里的吻
在西方文化中,“吻”是具有“魔力”的,一般认为吻能消除不洁净的东西,比如咒语、魔法之类的。这大概是因为,吻能让人身心愉悦的缘故吧。就像有诗人用“两个在风中轻轻飘扬的灵魂”来描述接吻时产生的愉悦感。或者换一种说法,吻本身就具有一种诗意。
所以,在西方的童话里,就有很多诸如《美女与野兽》,《睡美人》,《青蛙王子》等童话用吻来作为解除女巫的咒语的唯一方法。
美女与野兽插播一条:迪斯尼准备拍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了,《哈利波特》的女主艾玛·沃森将出演“美女”。
中国人的接吻文化
虽然,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接吻的文化了。不过,一直到很近的现代,“接吻”基本上是等同与性的一种文化象征。因此,同“性文化”一样,“接吻文化”也一直只是作为一种闺房秘事而存在,很难走入主流的文化视野之内,就算是只言片语的描述也是少之又少。另外,虽然在汉唐时期并没有宋以后的保守,但是,在那时,文字也是作为特权阶级的象征而存在的,从而使得存在这种记载的可能性也降低了不少。
“吻”——解字
“吻”字从口,勿声。本义是名词,即嘴唇。一般特指人嘴。“勿”是“不”。因此,有人认为,古人是不太愿意接吻的,并推测其原因是:古人不能很好的清理牙腔,有很重的口气。因此,“吻”作为“性”的象征而动词化来使用,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中华第一吻”和“天下第一吻”
虽然,最早关于接吻的文字证据,是距今1000-2000年以前,来自印度北部,用吠陀梵语写成的文档。但是,在我国,最早的接吻形象可以追溯到汉代,比较出名的有“中华第一吻”和“天下第一吻”两件文物。前者是四川荥经县出土的东汉石棺接吻浮雕图案,后者是彭山江口墓崖发现的汉代秘戏雕刻,如下图。
中华第一吻浮雕 天下第一吻陶俑另外,我们古代也有少量的写到“接吻”的文学“巨著”,没有什么特别的特殊含义,大多就是和“性”有关的,大家不妨自己去挖掘吧。
接吻的科学
前面的部分,都是关于接吻的文化起源、演化和象征意义等方面。那么这一部分,让我们回到“接吻”这件事情的本身。看看接吻究竟是一个什么原理。
首先,我们的双唇神经末梢非常的丰富,对于刺激异常的敏感。也正是因为这种敏感性,才使得我们不管是因为“性”而接吻,还只是因为礼仪而接吻,都能够产生愉悦感。
然而,由我们现在的生物医学研究可以知道,产生愉悦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当我们的大脑收到“接吻”行为的信号时,会分泌多巴胺。因此,每一次的接吻,就像是得到了奖赏一样,而为了得到这个奖赏,我们一有机会就会想要接吻,和上瘾了一般。现在的研究表明,这个过程实际上和其他比如:性、吸烟、酗酒、吸毒甚至运动的过程很类似,都是为了得到多巴胺这种物质,并作用于同样的大脑区域(参考《愉悦回路》和《上瘾五百年》等书)。因此,像上述的其他行为一样,不断重复某个过程而获得的奖赏,其实是在不断地下降,需要保持原来的愉悦程度,则需要更多的量或者更多的刺激。我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新鲜感”这个词吧。
多巴胺不过,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对于夫妻来说,“接吻”不仅仅是加大了多巴胺的分泌量,而且还会分泌一种叫做“催产素”的物质,这种激素会使人感到非常平静和放松,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因此而会使得婚姻的幸福感增强。
除了上面的两种激素奖励,接吻也能提高免疫力。因为,每个人口腔里的细菌种类有一部分(大概20%)不一样的,接吻就是互相交换口腔细菌的一种行为。一定范围的细菌交换,是有利于我们免疫力的提高的。不过,接吻时也会分泌额外的唾液冲洗掉一部分危险的细菌,从而使得牙齿更闪亮洁白。
接吻时,我们的心跳会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因此消耗的能量也会增多,有人估算,对于一般人来说,接吻每小时大概能消耗1560卡路里的热量。由此可见,58小时35分58秒的接吻时长世界纪录并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
总之,接吻于人于己来说,都是好处多于坏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