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西哲史读书笔记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西哲史读书笔记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作者: ppge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22:37 被阅读0次

    更一般的说,《伦理学》一书中有着一种感情的贫乏,那在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中是看不到的,甚至他对友谊的叙述也是淡淡的。

    ​我们可以说,他把人类经验里涉及宗教的整个领域都给忽略了。他所说的都是对于一个生活安适但却缺乏感清的人可能有用的东西,但是对于那些被神或者被魔鬼迷住了人,或者是外界的不幸把他们驱使到了绝望的人,亚里土多德对于这些人却没有说什么话。因为这些原因,尽管他的《伦理学》​一很有名,但按我的判断却是缺乏内在的重要性的。

    他告诉我们说,善是幸福,那是灵魂的一种活动

    ​相应于灵魂的两个部分就有两种德行,即理智的与道德的理智的德行得自于教学,道徳的德行则得自于习惯

    ​现在我们就来看他那个有名的中庸之道的学说,每是两个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

    ​亚里土多德则认为正义包含着的并不是平等而是正当的比例,它只在某些时候才是平等

    ​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最好的个人,是一个与基督教的圣人大不相同的人。他应该有适当的骄傲,并且不应该把自己的优点估价过低。他应该鄙视任何该当受鄙视的人(124b)。亚里士多德关于骄傲或者说恢弘大度①的人的描述是非常有趣的;它表明了异教伦理与基督教伦理之间的差异,以及尼采把基督教视为是种奴隶道德之所以有道理的意义何在。

    ​他认为真正恢宏大度的人必定是善良的,所以恢弘大度似乎是一切徳行的一种冠冕;因为是它才使得一德行更加伟大的,而没有一切德行也就不会有它。因而恢宏大度的人被人认为是蔑视一切的。

    ​恢弘大度的人的标志是不要求或者几乎不要求任何东西,而且是随时准备着帮助别人,并且对于享有高位的人应该不失其庄严,对于那些中等阶级的人也不倨傲。恢宏大度的人的德行大部分要靠他之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

    ​斯多葛一基督教的观点要求一种与亚里士多德大不相同的德观念,因为他们必须主张德行对于奴隶和奴隶主乃是同样可的。基各教伦理学不赞成骄做,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骄做是一种行;基各教赞美谦卑,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谦卑是一种罪恶。

    ​最高的德只能是少数人的,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点在逻辑上是和他把伦理学附属于政治学的观点想联系着。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善。大体上采取的观点是,信行是达到一种目的(即幸福)的手段。“目的既是我们所愿望的,手我既是我们所考虑并选择的,所以凡与手段有关的行为就必须是与选择相符的而又是志愿的。德行的实践是与手段相联系着的。

    ​另一方面,凡是把快乐认为是善的人,则都把德行仅仅看做是手段。德行只是达到德行本身之外的善的手段。​

    ​假定正当的行为所应该追求的善就是整个集体的,或者最后是全人类的好处;那么这种社会的好处是否就是个人所享受的好处的总合呢,还是它根本上乃是某种属于全体而并不属于部分的东西呢?我们可以用人体做类比来说明这个问题。快乐大部分是和身体的各个部分相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们把它们认为是属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我们可以享受一种愉快的气味,但是我们知道单单有鼻子是不能享受到它的。

    ​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谓语来形容一个国家,而这些谓语却是不能用来形容它的个别成员的例如它是人口众多的、疆域广阔的、强大有力的等等。我们这里所考查的这种观点就把伦理的谓语也放在这一类里面,这种观点是说伦理的谓语仅只是加以引申之后才能属于个人。

    ​伦理学一书有相当一部分是专门论友的感情的一切关系在内。完美的友谊只可能存在于善人之同,我们不可能和很多的人做朋友。我们不应该和一个比自已地位的人做朋友,除非他有更高的德行可以配得上我们对他所表示尊敬。我们已经看到在不平等的关系之中,例如夫妻或父子的系之中,在上者应当受到更多的爱。所以不可能与神做朋友,因人究竟能不能和自己做他不能爱我们。亚里士多德又讨论友,并且断言唯有自己是一个善人时,这才有可能;他肯定说罪的人时时都在恨着自己。善良的人应该爱自己,但是应该高贵地爱自己(1169a)。在不幸的时候,朋友们是一种安慰;但是我们不应该由于寻求他们的同情而使得他们烦恼,就像女人或者女人气的男人所做的那样(1171b)。并不仅仅是在不幸之中才需要間友,因为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来共享自己的幸福。

    ​亚里土多德在讨论快乐的时候也表现了他的通情达拉图却多少是以苦行的眼光来看待快乐的。快乐,接亚里土的用法,与幸福不同,虽说没有快乐就不能有幸福。他说关于快乐的观点有三种:(1)快乐从来都是不好的;(2)有些快乐是好的,但大多数的快乐则是不好的;(3)快乐是好的但并不是最好的。他反驳第一种观点所根据的理由是:痛苦当然是不好的,因此快乐就必定是好的。他很正确地谈到,说一个人挨打时也可以幸福的这种说法乃是无稽之谈:某种程度上的外界的幸运对于幸福乃是必要的。善人若不是遭遇不幸,总会是快乐的,而神则永远享受着一种单一而单纯的快乐。

    ​​这就引到了这部书中唯一不仅是常识感而已的学说。幸福在于有德的活动,完美的幸福在于最好的活动,而最好的活动则是静观的。

    ​哲学家是与神最亲近的人。

    ​理智的静观乃是一切活动中之最美好的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在每一点上都是和他的形而上学相一致的。的确,他的形而上学理论本身就是一种伦理上的乐观主义的表现。他相信目的因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这就蕴涵着一种信仰,即目的是在统御着字宙发展的过程的。他认为变化,总的说,乃是在体现着有机组织或者“形式”的不断增加的,而有德的行为归根结底则是有助于这种倾向的行为。他的实践伦理学大部分的确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哲学性,只不过是观察人事的结果罢了然而他的学说中的这一部分尽管可以独立于他的形而上学之外却并不是与他的形而上学不一致的。

    ​当我们拿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口味来和我们自己相比正如我们已经指出过的一必原要时候,我们首先就发现受一种不平等,而那是非常引起近代人的反感的。他不仅仅奴隶制度,或者对于丈夫与父亲对妻子与孩子的优越地位,设有n以任何的反驳,反而认为最好的东西本质上就仅只是为着少数的亦即为着骄做的人与哲学家的。

    ​按这种观点,正义”就在于仅只考虑到所涉及的幸福数量,而不是偏爱某一个个人或阶级而反对另一个人或阶级》希腊的哲学家们,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在内,却具有着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正义观,而那是一种至今仍然在广泛流传着的正义观。他们认为一一原来的根据源出于宗教一一每个事物或人都有着它的或他的适当的范围,逾越了这个范围就是“非正义”的。有些人由于他们的性格或能力的缘故而有着比别人更广阔的范围,所以他们如果分享更大的幸福,那是并没有什么不正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哲史读书笔记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vj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