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上读书哲学之光
第一眼西方哲学——善

第一眼西方哲学——善

作者: TrueFar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5:46 被阅读51次

准确的说是古典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讲起,从亚里士多德的《尼科马克伦理学》讲起,从《尼科马克伦理学》的“善”讲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尼各马可伦理学》(Ethika Nikomachea)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据传由其子尼各马可编辑。约成书于公元前335~前323年间。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的哲学一脉相传,又各有发展。而亚里士多德,并不光是哲学家,还是博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拿现在的话说,是超级学霸,而且关键在超级思想。

入正题,这本《尼科马克伦理学》,选读了两卷(第一和第六卷),重点解读了第一卷——

对中国人来说,“善”字包含的意义实在太多了,不过跟西哲相比,意义不同。

开篇第一句——

每一种技艺、研究,同样地,人的每一种实践(做事)与选择,似乎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在这里,不妨把“善”简单的理解为“好的事情”。这句话同时是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表现之一。

既然是目的,哲学家就追根究底——目的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所以目的大概是分等级的,有链条关系的。(古代西方哲学认为链条应该有限,无限是不好的……)

既然有等级,那就存在最高的目的,最高目的是什么呢?

人类最高的目的是——政治学。现在人看来可能大跌眼镜,而在当时的意义大概是“政治家所具备的学问”,比如统治城邦的学问(立法等)。而且亚里士多德认为,青年人不适合学政治,一来没有经验,二来容易被感情左右(不自制)。

三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动物性、荣誉、沉思

动物性好理解,大概是物质的活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荣誉呢?按现代人类需求理论就是那个金字塔的比较靠上的部分了。但亚里士多德说,荣誉的生活在于授予方,而不在于获得的一方。既然授予的人更“厉害”,那这就不是最高追求。

沉思容易误解,似乎可以理解为“敬畏地观”。毕达哥拉斯说自己过的是“哲学家的生活”。这大概是被认为的最高境界吧!

德性

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反复提到的“德性”,被我理解成“优秀的品德”,他说德性好的人跟德性不好的人在睡觉的时候差别最小,因为那个时候德性得不到发挥,所以传说亚里士多德睡觉时手上拿着金属球,睡着了掉地下就会发出声响让他醒来,醒来他就可以发挥他的德性了……

亚里士多德据此认为,植物的德性在于有营养和生长的功能,马的德性在于善于奔跑的功能,眼睛的德性在于有视觉的功能。人的德性则在于具有一定的特长和功能去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去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 “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实现”。

总之,德性大概是有其功能性的一面,即“本分”,也有其精神上的一面,及“道理”。

灵魂与德性

植物的灵魂、动物性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一级级趋向完善。与此对应的就有伦理的德性和理智的德性。德性不会出于自然,但却符合自然(不反自然)。这跟中国道家讲的——道法自然,岂不异曲同工?

至善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通过其目的论,称幸福就是至善、最高的善、自足而圆满的善。

亚里士多德著作《论灵魂》中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在《论灵魂》中他先把灵魂定义为人的本质,并且认为灵魂包括了多种的生命能力:生长、感觉、欲望、运动、以及理智思维等。植物只具有生长、营养能力,动物除了具有生长、营养能力外还具有感觉和运动能力,而人不但具有上述所有的能力,还具有理性能力。所以具有理性就是人的特点所在,那么人作为人的功能也就在此: “人的功能⋯⋯是灵魂的现实功能,合乎理性而活动。”因此“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而那优秀地完成人的功能的,也就是达到了人的善,这样的人也就是幸福的人,因为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


所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小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是教学讲稿整理而成,不同于柏拉图自己撰写,思想一直在纠正演变,有些讲稿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哲学家。

相关文章

  • 第一眼西方哲学——善

    准确的说是古典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讲起,从亚里士多德的《尼科马克伦理学》讲起,从《尼科马克伦理学》的“善”讲起。...

  • 德福一致?

    圆教是佛教发展的最高境界,圆善是西方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一个观点,它标志着西方哲学发展的最高境界。两者都提出了德与福的...

  • 第一眼

    第一眼的你 美OR丑 善OR恶 第一眼的你 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第一眼你看到的是什么 第一眼在向你诉说什么 第一眼...

  • 一份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

  • 《中国新哲学之东岳哲学》——怎样才能全观西方哲学的核心?

    怎样才能全观西方哲学的核心? ———要以解决西方哲学从未解决的问题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西方哲学或论述西方哲学的核心主流...

  •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有哲学家说西方哲学死了,神学死了。其实,信仰危机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就是神学死了造成的...

  • 西方哲学

    整个西方哲学围绕这几个主题争斗: 1.永恒的起源(真理) 2.卓越 3.善 4.辩证法 最早的宇宙学者认为真理是唯...

  • 随着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们又开始追求一种精神的东西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有哲学家说西方哲学死了,神学死了。其实,信仰危机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就是神学死了造成的恶...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近看西方哲学,读到怀疑派时,有这样一句话: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

  • 关于西方哲学史介绍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1] 《西方哲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眼西方哲学——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ub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