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旧事

作者: A指尖的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16:4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李敏,就是坐在办公桌前露出半个头的那一个。她的脸很漂亮,一双凤眼,双眼皮如同埋了眼线一样,笑起来特别好看。

我很喜欢跟她在一起,她切了两杯姜盐茶。一杯递给我,她端着另一杯在方桌边坐下来,我很认真的听李敏说她以前所有的故事……

                              一

人生里总有一些事是永远无法忘记的。对于过去的故事我总是不敢再想起,但有时候,觉得那些事一直都在我心里,从未遗忘,不用特意地去提起,它就一直存在着,象迷一般无法让人解释的存在着。

我母亲年轻时长得漂亮,十里八乡都知道。但我母亲脾气暴躁,嫁给我父亲后,我奶奶不喜欢女孩子,可我妈生了我跟妹妹之后,又生一个女儿,我奶奶性格特别好强,跟我妈好象永远都走不到一起,动不动就吵架,三五天吵一次有时还大打出手。我父亲无疑就是中间的三夹板,说谁谁都有理,母亲在奶奶那里如果吵输了,晚上父亲收工回来就更遭殃。

那年我七岁,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妹妹,奶奶跟姑姑商量着要把妹妹送人。被妈妈知道了,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父亲打了母亲一个耳光。母亲在这一记耳光里,从此跟那个家似乎就结下了深仇大恨,隔三差五地,家里就要大闹天宫一回。

应该是六月天吧,晚上坐在外面乘凉,妈妈叫我去睡觉。我便摸素着进了自己的房间,房子里灯光特别暗,我看见床上躺着一个人,象我爸爸,我还碰到了他的手,冰凉冰凉的,我吓得在房子里没命的狂叫。母亲听到叫声冲进来时,我吓得躲在灰暗墙角处,不敢看床上,捂着眼睛整个身子都在瑟瑟发抖。

"怎么啦?怎么啦?"妈妈问。

我指着床上说:“那里躺一个人。”

“你说糊话!床上就一条散乱的单被子。”

我听妈妈这样一说才敢回过头去看,床上真的只有一张零乱的毯子。

好多年之后我一直都想着这件事,当时我确实是抓到了冰凉的手,象冬天屋檐边倒挂的冰条一样冷,但当时谁也不相信我说的话。晚上,我跟妹妹睡在床上,窄窄的房间里,我特别害怕,害怕睁开眼睛会看到木窗外面伸出一只毛毛的大手来,那一晚,我做噩梦了,梦见大姑跟奶奶抢着小妹妹去送人,妈妈在后面追赶着,一边哭一边喊:

“铃儿,铃儿!”

第二天晚上,我在厢房里听见大姑跟奶奶在灶屋里说话,我悄悄地把木门推开一条缝,15瓦的白炽灯泡照在那间不太宽敞的土灶旁边,爸爸也在,只是看不清他的脸。只听见姑姑说:

"送掉一个,她还是你的女儿啊,让她到别人家去过好日子啊。"

"我赞成你送掉一个!家里负担太重了,你老弟也要结婚了,这房子的西边要加两间出来给他们做新房。吃饭的一堆,做事的就你们两个,カ你自己看着办吧。”奶奶摆出一堆理由说。

爸爸始终沉默不语。

晚上乘凉时,我把这件事悄悄地告诉了我妈,

妈妈把小妹紧紧的抱在怀里,她不停停地在她脸上亲,月光下,我感觉妈妈在那里哭,那时小妹还只有三个月大。她又怎么舍得把小妹送走呢?

有一天早上,妈妈醒来时不见小妹了,她疯了一样满屋子里找,她知道是被她们偷偷送人了。

那天,妈妈跟奶奶打架了,两个互不相让让,奶奶扯着妈妈的头发往墙上去撞,我跟妹妹两个在旁边壕啕大哭。下午爸爸收工回来,妈妈又跟爸爸争起来了,她要她的女儿,结果被爸爸打了一顿。

傍晚,落日的余晖洒在田野上,风吹过稻田,我正坐在水沟边钓青蛙,突然看见好好多人朝我家的茅屋的方向跑过去,我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丟掉棍子,起身也往家里赶,我看见我可怜的父亲,口吐白沫倒在堂屋的木门边。那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他还没来得及向我告别,就那样痛苦不堪的离开了人世。我当时虽然不明白死亡的含义,但是我知道我以后永远都没有父亲了。

                            二

父亲走了,一年多以后妈妈改嫁到渔村。没有接亲队伍也没有送亲的人,早早的我跟妹妹就起床了,妈妈那天穿了一件暗红色的短棉袄,棉袄上面一排盘扣,显得特别精致,一条大喇叭黑裤子,长发在后脑勺上盘了一个发髻,她坐在镜子前用麻线沾着草木灰夹掉脸上的绒毛,其实妈妈不夹掉也好看,她只是想要让脸看起来光滑一点。

打开大门时,外面下着雪,她换上唯一的一双半旧半新的黑色皮鞋,左手拉着我,右手牵着妹妹跨出了大门,我一步三回头,想看看奶奶跟姑姑叔叔他们会不会出来送送我们三个?那天我很失望,寒风吹打在脸上,走出很远,我也没看见他们出来相送。倒是邻居们都在自家屋门口目送着我们娘三个渐渐地走远,拐了几个弯,便离开了西苑,那个我曾经熟悉的村庄。

当时我眼里淌着泪水,但妈妈没有回头,她也没有哭,她应该是在心里流泪。一直走到中午,我们才达到渔村,听见鞭炮响,那是迎接妈妈的礼炮声,一个四十几岁左右,面相和蔼的男人走过来拉住妈妈的手,另一只手牵着妹妹,这样我们跟着妈妈走进了一个新的家庭。

妈妈那年才三十岁。妹妹进来就叫那个陌生人爸爸时,我叫他叔叔,因为我觉得我叫不出口。

                            三

十二月的天特别冷,我上学时要经过一座两根杨树木搭的桥,下面是一条很宽的水渠,电排为农田灌水排水,从河里打水进来或排水出去,所以里面一年四季有水,冬天里只是稍微浅一点,那天结着冰,路很滑,我在木桥的边边试了几次都不敢上去,看见别的学生都走过去了,我只好壮着胆子走上去,没走出几步就掉进沟里去了,当时我以为自己会被淹死,等我感觉有双手拽着我时,我才看清那个救我的人,我的继父。他每天早晨都会跟在我后面,看见过了木桥后再回去。其实我也是无意之中发现的,只是不以为然而已。感觉到自己会被淹死,心里十分恐惧,我死死无地抓住他脖子上的衣服哭着喊:

“爸爸,爸爸!”

从此,我在心里承认了他是我的爸爸,是我的父亲,他养我小,送我读中专。岁月里的风风雨雨他都替我们娘三个挡着。我发誓我要养他的老,是因为他不计一切为我们付出得太多,太多,这个善良的父亲,他用他勤劳的双手替我们支开了一把伞遮风挡雨。

母亲嫁给继父后,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左邻右舍慢慢的都喜欢到我家里来闲坐聊天。爸爸翻地种菜时,妈妈总是弯腰去帮忙,但父亲不想要妈妈做体力活,连浇水的事都是父亲自己动手,他怕妈妈累着。其实妈妈并不愿意每天张牙舞爪的活着,都是环境所迫她才变得跟刺猬一样,直到现在妈妈跟姑姑两个生死不相往来。每当别人问我:

“家里几姊妹啊?”

“我家仨姐妹。”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是的,我家确实三姐妹,只是小妹几个月大就被姑妈偷偷的送人了。

中专毕业后,我教了六年书,为了养活一家人,我做过很多工作,开三轮车送客,到交管所拦车抓违章,超市里做收银员,我也卖过服装,卖过香水,我只是想要改变我父母的现状,想要让他们生活好一点,我父亲为了替我交学费,东拼西凑的到处借钱,有几次我都想要放弃学业,但是父亲却很严肃的对我说:

“我受点委屈都没事,只怕你自己放弃,一定要争气!”

                              四

我把父亲的话记在我课本的底页上。后来长大了,二妹嫁到县城里去了后,压在我肩上的的负担才开始减轻了一点,我便开始有新的想法:

“我想找到我的小妹。”

我三番五次地去姑妈家,想要问清当时的情况,奶奶早几年就过世了,姑妈也老了,但她不说实话我听,一会说:

“送到县城里的汽车站,被一个穿军大衣的男的抱走了。”

“当时天气那么热,还在外面乘凉,有谁疯了还穿军大衣啊?”姑妈被我反问得语塞。又说:

“放到老渡船码头口了,一间旧红砖瓦房旁边。”

我去过这地方,城里以前的老渡船口早已经被建成河边公园了,渡船口也架起了高桥,旁边的红砖瓦房也已经拆迁变成了高楼大厦,宽宽敞敞的街道上车来车往,完全都没有姑妈记忆里的原样。

我开始在老渡船码头处的街道上晃悠,大街小巷里走来走去,总觉得会在这里碰到我那个陌生的小妹妹,她一定很漂亮吧?哪怕只看她一眼我也知足。

冬天只要看见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我立马上去向他们打听以前这里的住户有没有捡到过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除了看见他们摇头之外,就是说不记得了。想想也是,这里的旧房子下面都成了门面,这个租那个走,这个走那个租的,谁都不是原户主,我想要找小妹,难呢!

妈妈知道我在找小妹,她是善良的人,她说:

“人家带大孩子不容易,你们别去找她了。”

我口里就答应了妈妈,可实际上我跟跟二妹两个人都在秘密的打听关于小妹的消息。

有一天,二妹打电话给我说:

“姐,我一个同学的奶奶就住在老渡船口,她说她记得是有那么一家人,大热天里在大门口捡到过一个婴儿,听说还是个女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急急忙忙的赶过去,可那老奶奶说是那家人家的男主人调到外地工作,然后全家搬走了。应该是姓李。别的她就一概不知道了。

这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希望!

                            五

我找朋友,找同学,托关系找到那块地方原来的地名,然后找姓李的有工作的住户,最后我找是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

那个号码一者藏在我的书页里,我不敢打,又天天琢磨着打过去该说什么?或者怎样开口?问什么呢?因为这个号码听说就是那个被捡到的女孩子的号码,她已经长大了,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这些消息我全都知道了,而且我还知道她叫李茜。

有一天我终于鼓起了勇气打过去,听到对方清脆的声音问:

"找谁啊?"

"找李茜,你是李茜吗?"我尽量显得声音温柔一点问。

"是,你是谁啊?"对方问。

"我是你没见过面的姐姐。"我终于脱口而出。

"对不起!我是独生女,我没有姐姐。"啪啦一下,她就把电话挂了 ,再打她就不接了。

她不接可以理解,我自我安慰的想,小妹的出现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是想要看看她,她到底象妈妈多一点,还是象爸爸多一点?或许她说也不象,她只象她自己。

                          六

故事讲到这里,李敏喝了一口姜盐茶,对我说:

“我确实是没有理由去认这个妹妹,我妈说的对!人家带大她不容易,养父母大于天,我知道她长大了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去纠结见或不见意义不大。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不去打扰她才是最重要的!”

听她说完,我突然就觉得李敏被岁月磨练出来了,懂得了许多世事沧桑。

相关文章

  • 西苑

    昨晚买了两小盆多肉,回家捣拾半天,放到窗台上。 又拾掇衣物,到了快半夜,还有今天一个突发工作,于是打开电脑,开始写...

  • 西苑往事

    西苑在北京西北四环外,毗邻中关村。北大、清华、圆明园、颐和园均坐落在附近,香山亦在西北不远处。我在此住过一年,那是...

  • 西苑诗

  • 《西苑记》

    《西苑记》 涂烟华旧木,脂尽玉青棠。 抹半妆萍觅,纷沉酿影长。 安朝何忆宿,误挽故歌鸯。 叶揽琢书外,霜寒染盏香。...

  • 西苑公园

    早上跑步又发现一个公园,荷花是公园的标配。

  • 西苑桥边

    小城之外的一片田地 风在绿色的春洲之上 雨水如同格林童话 少女垂下长发 今夜,无眠 星斗隐藏在洞穴的深处 从西苑桥...

  • 西苑秀春

    西苑秀春 何少波 南边的南边,电话铃声响; 阳光满小楼,扶贫无小事。 饭吃了没有?独守窗...

  • 西苑的记忆

    西苑、北大、畅春园。。。无数的记忆留在这啦。。。

  • 一诗~《西苑小憩》

    西苑小憩 人生初见聚西苑, 煮酒欢笑情义深。 相见恨晚共奋进, 鸿鹄抖翅在今宵。

  • 华龙西苑衣柜门

    高1835宽1902(2扇1套) 高1930宽1453(2扇)✘2套 高1933宽1678(2扇1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苑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b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