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痛苦的背后,一定有获益。
案例一:谁才是受害者
案例主人公当小三,将近十年没有离开对方。因为对方给生活费、房子、手机,自己存了钱。现在遇到新男友,自己房子和钱也有了。
问题澄清:
心理问题:痛苦(接受咨询)
不痛苦(怡然自得)
现实问题:接受(继续忍受)
不接受(选择离开)
案例二:不辞职的背后
案例主人公为大学辅导教师,之前忍受工作是因为不必为孩子上学发愁、能在假期陪孩子旅游、有较高社会地位、有保障、出去工作也不好找。现在开始抱怨,是因为孩子被一所中学录取,比自己的附属中学好,打破平衡,不想再忍了。
总结:两个故事背后的获益就是价值。她们看重的价值就是他们做事情的价值观。一旦痛苦和获益的平衡被打破,人们就会产生痛苦。痛苦之后两个结果:要么忍,要么滚。
生涯理论延伸:
价值观是人们在做选择和判断时最为看个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
核心价值观不容易改变,其他价值观会随着经济地位、发展阶段、个人需求变化发生变化。
探索价值观要加上时间纬度。分清当下需求(未来1-3年)、阶段目标(未来5-10年)、长远目标(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