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诗经》中最长的诗,真实地描述了西周时期农民的农事事生活。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呼呼吹,十二月寒气冷飕飕。没有好衣没粗衣,寒冬腊月怎度过?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子和孩子,晌饭送到南头前,田官看了乐悠悠。
七月流火:流,向下行;火(古读huǐ),星座名,亦称“大火”,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
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以下二之日、三之日等仿此。为豳历纪日法。
觱发:大风触物发出的声响。
栗烈:凛冽,寒冷。
褐:粗布衣。
于:为。为耜是说修理耒耜(耕田起土的工具)。
举趾:趾,足。“举趾”指去耕田。
馌:送饭。
亩:指田身。田耕成若干垄,高处为亩,低处为畎。田垄东西向的叫做“东亩”,南北向的叫做“南亩”。这两句是说妇人童子往田里送饭给耕者。
田畯:农官名,又称农正或田大夫。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收集了大部分为黄河流域的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五个地方的民歌160首。这160首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称为“十五国风”,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这些诗有的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的写征夫思家恋土,对战争的哀怨;有的记叙了奴隶终年的劳动生活,还有的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这些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与灾难,都是有感而发,真挚坦率,质朴流畅。
《国风·豳风》为先秦时代豳国民歌,共7首: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十五国风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