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新闻,说杜牧同志的墓地变菜地了。

初以为是标题党,稍微细细看了下,真是把我“震惊”了。
上周刚去了太原,感受了下北方的初冬。而西安跟太原差不多纬度,想来也很冷了吧。
一个念头飘过,当代诗人的没落是有原因的,而且也有慰藉。
你瞧,唐代的爱国大V诗人的“晚景”这么凄凉,你还有什么不甘心的?
批评的话就不说了,估计网上都是各种骂。
这里就提几个小建议:
一,自己的心要宽些。
因为“沧海桑田”,不知道几百年后,几千年后是怎么样的。
现在占据了个风水宝地,保不齐之后就是“违建”,要拆迁,要转移。要搁我自己,什么土葬,天葬,海葬,都有风险。什么尘归尘土归土,都低档了。以后烧成骨灰,统统丢到太空去,搞不好几十亿年后,能创立一个新宇宙。
二,后代要争气。
一个要勤快点,多生后代。你不行,还有后代去扫墓。
二是脑子要灵活,墓地及其周边的环境要搞好,最低标准是做好绿化,野外踏踏青;高标准可以参考李白的油菜花基地。你不种这个,那别人就来种那个了。然后,就被种菜了......
三,搞一个诗人联盟,不,搞一个名人联盟,比如纪念堂之类的,创立一个小景点。
有个集群效应,自然地方上也会重视。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把自己一方的力量,搞得多多的,让自己的后代也有个支援。比如有了利益同盟,遇到迁坟的,就可以集体抗争了。(不然一个独门独户的,半夜挖机就挖走了)
同时,有经济价值才会更加持久。你也才会“万古流芳”。
最后,我想说,冬天了,不能让杜牧寒冷的尸骨真的寒冷了。
赶快保护、恢复起来吧。
他毕竟各种不顺,十年之约成叹花,又十年之后仅得扬州一梦。
心也凉了吧。
对了,有条件的话,给他加个地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