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开始,在岐黄圣贤智慧平台学习倪海厦的中医课程。
倪海厦亲传弟子李宗恩博士反复强调要以做学问的态度来学习,方法上却像看电视剧,每天看每天看,先学习整体的框架,通完一遍整个课程然后再来细化来深入理解。
我这么优秀的学生,听话照做,5月到10月,几个月来,连滚带爬,囫囵吞枣,一路学到了最后阶段的课程,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存下了许多疑惑。
同频共振,吸引力法则,真实不虚。心念一动,打开了北京王律师的公.众号,随手点开了其中的一篇文章,竟然收获极大。通过王律师的这篇文章,我追到喜马拉雅,听张胜兵讲《伤寒论》。
用张胜兵自己的话说,由于他是第一个在yi情期间用中医药抗yi的大夫,现在在老百姓和业内有那么一点名气,他写的一篇有关抗yi的文章,被几百个公.众.号转载,点击量过亿。
他说yi情之初的病情进展和《伤寒论》上讲的完全一样。他要在网上讲《伤寒论》,普及中医,让老百姓受益,呼吁听众把链接推广给周围的人,让大家都能够在疾病之初就加以防范治疗。
我听了几天,张大夫讲的确实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有易中天品三国的神韵。解答了我学医过程中的几个疑问,对照自己身体曾经的毛病,深入理解了《伤寒论》。
有篇学生作文范文里讲,妈妈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天天早晨让她喝板蓝根颗粒。以我有限的中医知识感觉纯属误导。正好张胜兵讲到,yi情之初宣传某某颗粒疗效好,专业人士心知肚明,治疗方向完全反了。
~~~~~~~~~
摘录:但真正要理解的是:什么是“毒”——凝聚的意思,“败毒”——解除凝聚的情况,核心药物才跃然纸上:用防风、薄荷、柴胡、前胡、生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治病请找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