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镰仓物语》随想

作者: 胡诌白扯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1:27 被阅读23次

    文/风往北云向南

    本文以复述故事为主,但不局限于电影本身,我想随便聊聊。客官请坐,待我沏上一壶香茗,咱们慢慢品。

    电影截图

    看完电影,随意挑了几张图,看图说话吧。我时常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选择性遗忘能力是不是也变强了。记忆自主选择最令人难忘的苦与乐,在脑海中留下一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其他全部清空归零。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现曾经让人刻骨铭心的苦与乐也一点点地模糊。我不知道这样的能力是好是坏,是不是和当下的碎片知识时代有关。没关系,反正又少了一个完整剧透的。

    片名叫做《镰仓物语》,英译名是destiny。

    作家与新婚妻子

    抱歉,人名都不记得了,外国名字最不好记了。男人是作家,年长一些,女人是他的学生,年方二十三。二人新婚,来到小镇镰仓度假。接着就是一些琐碎又不失爱与温馨的生活片段。作家为截稿日期捶胸钝足,妻子乖巧地在门外不舍得打扰,妻子发现作家花高价买来的电车玩具后,开启碎碎念模式:咱家这么穷,你居然花了9万日元买“火车”。典型的日式电影风格,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

    镰仓是一个妖怪与人类共生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河童、妖怪集市,可以看到通往黄泉的江之电,而且是单行列车。

    通往黄泉的江之电

    一天,活泼可爱的妻子硬拉着作家去逛妖怪集市,买回了松茸熬汤喝。作家因为喝了松茸汤灵魂出窍——从嘴里钻出来,还好女仆婆婆一扫帚把作家的灵魂打了回去;妻子也喝了一小口,为了防止灵魂出窍,第二天就戴上了口罩,这个设定挺有意思的。这里也为后面妻子弄丢身体、灵魂出窍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后来妻子因为问到了作家的身世问题,戳到了他的痛处——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母亲和甲泷先生的私生子,两人为此吵架闹别扭。他们遇到了一对老夫妇,老妇因为死后舍不得丈夫,向死神提出申请,暂缓到黄泉报到,直到丈夫也去世,他们一起坐上了江之电。作家夫妇在此和好。

    又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贫穷之神的故事:亚纪子心地善良,收留谣传会带来贫穷与不幸的神,对老人照顾有加。

    这里又埋下了一个伏笔:穷神离开之前,送了她一个破碗,善良的亚纪子坚持用一个新碗与他做交换。

    新碗换旧碗

    另一个是作家的主编朋友的故事:主编死后舍不得妻儿,向死神提出申请,发现申请的人太多,导致死神局破产,无奈选择了“妖怪转生套餐”,变成了一只青蛙一样的妖怪。

    死神剧破产

    主编自己打工,假借“生前朋友”之名给妻儿寄去了救命钱。作家经常和主编一起喝酒,给主编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但主编看到妻子和别的男人在一起还会暴怒地变身。直到有一天,主编独自找到那个男人,确认他并不是坏人,这才选择放下执念。他一直都在母女二人身边,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

    主编和女儿

    游乐场里,主编看到作家妻子亚纪子和别的男人、小孩走在一起,也是一个小伏笔。作家通过酒家老板娘给他的驱魔符,发现亚纪子的身体早已弄丢,发现陪着他的一直都是亚纪子的灵魂,死神偷偷用了一些作家的生命能量(寿命)来维持亚纪子在人间的灵魂。作家想起主编曾提及他在游乐场见过亚纪子,他找到了妻子的身体,是被另一个女人的灵魂附身。女人发誓只是碰巧路过,只是想和家人再待一段时间,承诺不日归还身体,作家满腔悲愤。此时,亚纪子的灵魂早已去了黄泉。

    作家伤心欲绝,决定用之前的办法——灵魂出窍——到黄泉去救回亚纪子,老家仆给了他甲泷先生在黄泉的地址,因为甲泷先生曾有一些手稿记载如何去往黄泉,但写到回来的方法时就没了下文。于是,作家的灵魂搭乘江之电来到黄泉。先是得到了死神的指点——怪物天头鬼抓走了亚纪子。后与父母团圆,从父亲那里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甲泷是父亲的笔名,曾为了自己的小说家梦想变装瞒过父亲,所以他童年常常看到母亲“幽会”的男人实际上是变装的父亲。甲泷还送给他一句话——作家要靠想象力战斗。

    父亲的笔名:甲泷

    作家找到了亚纪子,发现了他们生生世世都是夫妻的bug,与天头鬼展开了搏斗。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作家用想象力造了一辆回程的列车——前文有提及江之电是单程——为天头鬼摧毁。天头鬼抓到作家,以其性命相要挟,逼迫亚纪子立下誓约——生生世世做天头鬼的妻子。

    千钧一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飞来一个破碗,是穷神的破碗。那只碗变成了飞行器载着两人逃离魔爪,离开黄泉。从此两人幸福地在一起生活。

    破碗飞行器

    这部电影就讲了这样的一个玄幻故事,想象力很丰富。别着急,还没完。

    我又看了一下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短评:

    豆瓣短评 豆瓣短评

    有不少人吐槽女主傻白甜,男女主不登对,妖怪千篇一律,剧情太弱,头重脚轻,日版捉妖记云云。仔细想想这些吐槽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那些优点说得也很到位。但我对这样带着强烈情绪的判断感到很不舒服,尤其是不好的情绪和杠精式的评论,让人格外觉得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突然发现,简书的各位都很仁慈。也见到过那种在别人文章下方纵横捭阖、高谈阔论、满口槽点的人,比如我就是一个。

    哈哈,可能是那篇文章的观点有些太激进了,非黑即白式的判断,让人觉得这是上帝的审判,而作为人类的我们无法救赎。还好,我大部分时间比较克制,但也有那么一两次会锋芒毕露,尽管自己以很客观的角度来评判一些事,但评论过后心里并不是那么舒服,就像被别人妄加评论时的感受一样。管住自己的嘴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修养,看似冷淡,实则是对待万事万物的柔和态度。它可以让你时刻都向着真善美。

    有一天,也许你会发现,曾经自己说过的话是多么傻,鸡汤在最寒冷的季节挽救了你,毒药在最温暖的年代警醒了你。

    这部电影尽管有很多不足,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受,启发我进行反思,我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做判断,只去欣赏,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镰仓物语》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vy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