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害,分别对应了三个人——1号通缉犯林禄和,2号通缉犯香港仔,3号通缉犯陈桂林,他们三个人又分别对应了佛教里的贪(为财枉顾人命、愚弄众生)、嗔(嗜杀成性)、痴(轻信他人、一心求名)。
陈桂林作为本篇的主角,一出场就是为了“名扬天下”而杀人,只要能够出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决定杀死1号通缉犯和2号通缉犯也是出于让自己出名的目的。
杀死香港仔,初心是为了成名,却将无辜的小美救出了魔掌,重获了自由。此时的陈桂林只是把小美当做一个陌生的女孩,他还不明白,他的这次举动,却温暖了小美一生。
林禄和贪财,利用人们的求生欲、对疾病的恐惧,从而控制人的思想,以达到敛财的目的。错以为自己将死的陈桂林,在死亡面前,也轻信了假扮尊者的林禄和。机缘巧合下,他发现了真相,影片到这里开始了主题的升华——唱着世间最纯洁的圣歌,做着最肮脏丑恶的事。故事中最讽刺的一幕就是孩子的母亲自杀,所谓的灵修者们却在孩子母亲的鲜血还未冷却的情况下唱着圣洁的歌曲。
此时的陈桂林,每开的一枪打死的人,都不是为了复仇而是救赎,救赎那些还没有泯灭良知的人,也救赎那些可能误入歧途的人。解救他人的过程,他也救赎了自己。
林禄和假扮尊者时,有说道,人生的苦皆来自贪、嗔、痴,人想脱离苦海,就要戒掉这三害,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林禄和和香港仔都没有做到,而陈桂林最终得到了开悟。
因为佑佑妈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良心发作,为陈桂林编织了一个谎言,让其去自首,没想到却让他开始了“除害”之路,但是最后判处死刑的那一刻,他是满足的,是快乐的,他放弃了对名利的执著,而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从为扬名而杀人到为了救人而杀人,他本无意义的生命赋予了真正的意义——人除了物质的追求,也需要社会价值。
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对于被杀死的香港仔和林禄和,陈桂林无疑是恶的,但是对于那些因为他们造恶而备受煎熬的人们,无疑又是善的。
法律只能定义一个人行为的是否具备合法性,却无法判定一个人在道德上善恶,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不由金钱地位而决定,仅在于他行为背后所造福的是什么。活着的陈桂林是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死了的陈桂林是阳光下的“天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