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功夫在诗外

作者: 赶潮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20:13 被阅读27次

    给教师的建议第15条感悟

    功夫在诗外

    读第15条“怎样检查作业本”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检查作业本吞没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令人烦恼的是这种劳动是那么单调乏味,没有创造性。”苏霍又说出了老师们检查作业的烦恼。同时他还指出了检查作业本的必要性,“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迫切希望最大限度地压缩批改练习本的时间,但是毫无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练习本里有大量的错误”。

    读书:功夫在诗外

    那么,该怎样检查练习本?答案其实在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经验证明,最合理的检查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师每个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练习本进行检查,只有测验作业才需要全部检查。这个方法,现在是老师们常用的,甚至于,我们老师们还在分层布置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抽查,通过小样本分析去发现面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再为集中讲评提供有效依据,这样就能减少检查作业的不少时间。

    但原文并非如此简单。苏霍说,“这里不可能提出某种单一的建议”,他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却说了与检查作业几乎不相干的另外的事儿。为什么苏霍这样设计文章?我怀好奇再次重复阅读,寻求我心目中的答案。

    首先,我找到了学生作业出现很多错误的原因:“毛病的根源就在于能力与知识之间关系失调,学生的能力落后于知识。当能力软弱无力,不能为知识提供服务的时候,知识就变成了一种沉重的、不能胜任的负担。”

    接着,我又向前倒着查阅,发现了苏霍解决作业出错多的建议方法。

    第一,学校里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品味“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方法就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观察自然美景和劳动场面,用色彩细腻的关键词表述出来,然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就每一个词编写作文,用词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我听过李镇西的报告,他也提到他在校内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做活动写体会,到田野和学生一起写作文的例子,现在想来,原来人家是在培养学校整体的一种言语表达素养,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相衔接。当然,用现在的话讲,学生要形成一系列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点“全人教育”或者说“核心素养”的意思。

    读书:功夫在诗外

    第二,教师要把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这个建议,苏霍的原意大概是上面“学校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建议的深入说明。如果把上面一段当成是文科学习实例的话,那么我更愿意把这段的建议转换为理科学习的实例进行对比理解。苏霍接着解释道,“活动应该转变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应当通过词表达出来”, 这里表述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确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看了未必懂得,思考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方为理解,表述出来才会更加通透。还有,这里的“词”,已不单单是语文意义上的词了,应该是学科广义上的“现象表述”和“规律表达”了。苏霍给出布置作业的方法是:作业要求学生一定要讲述、汇报和报告,要求把他现有的知识“投入运转”,使“词”(引号是我加上的)成为创作的手段。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课堂一直要求有“思维含量”,表现程序一般为活动设景(活动导入)、思考探究(寻求规律、发现意义)、展示表达(学科语言),正好应和了苏霍的建议。实际情况是我们缺乏足够的坚持,回想李镇西的报告,才知人家一直在这样做。

    读书:功夫在诗外

    以上所说的,都是苏霍为我们提供的作业检查之前的教学功夫。文章还对减轻作业本批改提出了一些小技巧,例如:课堂流出时间,让学生整理易错点进行识记;让学生提前做好仔细、周密的作业准备。这是很有用的常规方法。

    从文章结构来看,苏霍对“怎样检查作业本”说的并不多,点到为止。他对怎样提高作业效率的前期工作倒是更为重视。“固本浚源”大概是他的初衷。怎样检查作业本?不如先提高作业质量,因为“功夫在诗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0e9a5835f41:检查作业占用老师太多时间——怎样节省时间——减少学生出错率——知识变为能力——要用,然后理解知识,切忌让学生学死知识

      本文标题:读书:功夫在诗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bt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