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讲解河图和洛书图示,以陈抟老祖的《易龙图序》引言,兹列举原文如下:
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耶!然则何以知之?答曰: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
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
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
大矣哉!龙图之变,歧分万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后人根据做出今天的河图与洛书,在直接拿出河图洛书前,我们先来看看它是怎么来的。
第一,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天之数为二十有五,地之数为三十(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系辞传》),如下图,此图为第一变,天地之数本来都是五,天图中间由5组成,三组,横竖都是九个白点,总共由15个白点包围,取迸发出25数的第一个,类似于天图里面的最中间那一颗是起始,我们可以想想一下,太空里面什么都没有,无极产生一个太极—阴极变阳,阳动生物,而后才有四周,太空没有类似于地的参照物,那么下是不存在,上也就没有(后形一六无位),但是前后左右是有的,那么产生这个万物的中间之物就是体,我们以中间那一颗为基本点,四周的方位就出来了,为用,也就是24为用(3爻*8卦=24爻为用,25爻为体—乾卦有用爻);我们在来谈谈地之数,虽然我们天地之数都是5,偶数为阴,奇数为阳,那么根据易传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也就是取天数为五,那么地数取六,根据天图的规律排布一样也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而地六是不匹配进去的,那么没有上就是二十四,没有下,也是二十四—30减去中间的地六。
那我们分析下:乾1坤2,是宇宙的生成规律,体四用三是邵雍的客观事物一般规律(方位),天5地6就是方位与数结合,在宇宙中,我们没有上下也就是天,在地上面,我们不取中间的地六,因为居中,那么天不配就是24,地之下也没有还是24
第二变请参看下图,我们根据邵雍的体四用三,如果要把天之数和地之数结合起来,那么天数5是减数,地数就是加数,天以四减,地以三加:天之图就是后减地4得天一,前减天三得地二,左减天一得地四,右减地二得天三;地之图数就是,后加0为地6,前加天一为天七,左加天3为天9,右加地二为地八(此处我之所以用前后左右区别是为了区别上下,邵雍体四用三就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而后不可见,是根据人的一个视觉作论)
第三变,两者结合为十数图,把天之图和地之图相结合就变成了下面这幅图片,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河图(朱熹观点,刘牧认为这个是洛书,叫十数图)
刘牧的河图就是今天的洛书(朱熹),也可以用上面两组图来叠加,把洛书的中间5不变,十个黑点去掉,1234居正位,其他的依次排列就得到他所谓的九数图
今天这章只是由于古文很难理解,我们也不知道为何古人会这样弄来河图洛书,为何取5和6,有人说这个55是大衍之数,后人说法很多,以排列组合(等差数列)的方式去理解,固然那种方式很有创新精神,但是我们一定要结合周易的本质以及本源去把其中的宗理顺,不然只是玩弄数字游戏,只需要小学生去理解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