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没有哪个孩子能在无法预知和无法期待的生活中过的愉快而安逸。规律让人有安全感。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继而产生真正的自由。当孩子受到规律的稳固时,他们很少会挑战这个底线。(德雷克斯)
记得在我的老师伊心老师问大家,开车是在低速快还是告诉快?大家一致认为高速快,因为有规则的高速是不会有行人的,所以开车可以比低速效率更好。
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融入社会和自律是父母应该给孩子指引的目标。就像两列表中,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像那个目标努力,我们只有按照公路上的指引前进,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可以选择建立什么样的规律,但不是死板的,毫无变通的。
我们身边的朋友也会经常说:可怕的假期,乱套了,早点开学吧。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到了假期,孩子们就被允许从满满的课表中解放出来,自由享受假期。暑假中对孩子的放任,就会给孩子一个印象:学校和工作是让人不愉快的,从工作中解脱出来才是自由。
这是个错误的信念,上学是孩子的责任,就像爸爸的责任是工作,妈妈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所有的责任都需要规律。一旦生活和社会没有了规律,那么必然乱套了。假期可以适当的调整规律,在刚开始就和孩子建立日常惯例表,贯彻落实,也是一个不打破规律的办法。比如假期孩子想玩游戏,看电脑,有一个游戏时间的规律,再增加和孩子稳固特殊时光的规律,孩子需要我们的关注,还有什么比这个方法更好呢?这是属于孩子的特殊时光,他知道这个时间可以信赖,当妈妈和孩子都享受每天这段快乐的时光时,两人都会倾向于为了这段时光而不发生冲突,愉快的亲子关系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
以前在我们家,老大的睡眠是没有规律的,老人都是信之由之。一直要陪玩,讲故事,累了才睡觉。每天弄得我疲惫不堪,后来定了规律,给了有限选择,在九点上床就可以听两个故事。刚开始的时候,磨蹭不愿上床,没有玩够,上了床听故事一个又一个,但是我仍然坚持我们定的约定。过了大概一个月,到了时间立刻就去刷牙洗脸,还问妈妈,到了九点吗?睡眠规律了,早上起床好叫,晚上我也轻松很多。
现在我也很注意教孩子的餐桌礼仪,吃完饭才能离开桌子并且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饱了,奶奶妈妈慢慢吃。出门要穿戴整齐,就像纪老师所说,我们至少要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让礼仪滋养孩子,慢慢的这些传给下一代的文化,它们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规。
生活需要仪式感,以前我是和不注重仪式的人,却发现在有了餐桌礼仪,节日礼仪孩子们学习了之后,有了更好的家庭氛围,非常值得。我们建立起这些生活规律,渐渐成为家庭习惯,每天改善一点点,就会大大增加生活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