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有佛气儿每天写1000字
信、愿、行三者是什么关系?

信、愿、行三者是什么关系?

作者: e3c3865fc11f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22:13 被阅读16次

    我们看书上第七点:

    显第十八愿之“信乐、欲生”之“信、愿”,结归“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之“行”。

    第十八愿讲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信乐”就是信,“欲生我国”就是愿,“乃至十念”就是行。所以,我们净土宗的三大要素——信、愿、行,都包含在第十八愿当中。

    那么,信、愿、行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到底以什么为结归呢?

    我们听到一些说法,比如“信愿行,一而三,三而一”“信愿行,缺一不可”等等,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如这里所说的稳健:信愿,最后要归到称名念佛之行。

    这是从哪里得到的结论呢?就是从《观经》下品下生。《观经》下品下生讲到了信和愿吗?没有讲到。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跟他讲信、讲愿,白搭,没有用的。为什么?“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不遑念佛”就是心中无法思维,讲信、讲愿一定是要思维的,要有正确的听闻、思维、理解之后,才能发动信心和愿心。

    下品下生的众生,“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他谈不上信,也谈不上愿,他就是依葫芦画瓢,善知识念“阿弥陀佛”,他就念“阿弥陀佛”。如果善知识念三个字“阿陀佛”,他也一定念三个字“阿陀佛”。

    他是很简单的,善知识怎么念,他就怎么念。如果说“信愿行三,一个不能少”,那他不是就不能往生了?

    还有像鹦鹉学舌这样的念佛——弘愿寺有一本书叫作《动物往生佛国记》,动物念佛,它们有信、有愿吗?谈不上什么信和愿。

    到底信、愿、行三者的关系怎么判?又说动物往生没有信没有愿,又说信愿很重要,“没有信没有愿,念佛怎么能往生呢?”而且《观经》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所以,这里就把它们的关系定下来:信愿最终归到念佛之行,信愿是行的前方便。

    如果能够一向专念,信愿自在其中,不再特别强调信愿;除非他还没有一向专念,才要强调信愿,让他归入一向专念。所以,强调信愿是讲场合、讲对象的。

    打个比喻。比如水,洒在桌面上,它会四面扩散;如果把它放到自来水管当中,它会自然按照水管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又比如蛇,蛇如果在地面上,它会弯弯曲曲到处爬,方向是不定的;如果把它放到竹筒里,它只能往前窜,所以《往生论注》说“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

    蛇和水就代表我们的心,竹筒和自来水管就代表六字名号。在归入专修念佛之前,强调一定要有信愿,就像把水灌到自来水管当中一样。一旦专修念佛之后,就直接奔向西方极乐世界,信愿自在其中。也像蛇一样,只有一个方向前进。

    对什么样的众生要强调信愿呢?对有分别念、有自我意识的一般人。对于这样的人,不讲信、不讲愿,他可能求人天福报,不想求往生,这样就一定要讲信讲愿,把他归拢到往生的目标上来。

    通过信愿,就像把水装到自来水管里,就像把蛇塞到竹筒里。一旦一向专念之后,就不再谈信愿,信愿自在其中。

    就像下品下生的人,“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他丧失了自我意识;像鹦鹉、八哥,它们没有人这样的自我意识和分别念;还有愚痴的人、智障的人,这样的众生不需要强调信愿,只要带他们念佛,一定能往生的,这就是“自然之所牵”。《无量寿经》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能,自然牵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各位,为什么要给大家讲信愿呢?因为我们是“知识分子”,因为我们太“聪明”了。像悟真寺的净宽,他不知道什么是极乐世界,也不知道什么是信愿,但是他念佛一定能往生。

    信愿是在不同的场合说的,针对分别念很重、自我意识很强的人,要通过信愿的前方便把他抓过来,不然他的方向就会朝向人天福报,或者朝向其他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要强调信愿。

    但信愿是前方便,一旦归入念佛之后,就相续念佛。所以,信和愿都归于“乃至十念”的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对于信愿行之间的关系解释得非常巧妙,不像一般人那么死板地逐字解释。他有时候省略信,有时候省略愿,有时候信愿都省略,但是称名一定是有的。这些,如果没有善知识的点化,我们是看不出来的。

    下面略举善导大师的一些法语: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这一句就没提到信和愿,只讲“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是以行摄信,只要相续念佛,信愿含在其中。不是排除信愿,而是以信愿归入称名之行,前方便的信愿完成之后,纳在称名当中。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只谈专念名号。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也省略了信和愿。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这也没有提到信和愿。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信有了,但愿没有说到。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也只讲一心专念,没有讲到信和愿。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也没有提到信和愿。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愿的信愿都省略没有解释,只说“称我名号”。

    这些法语特别金贵。

    关于信愿行的关系,善导大师倒没有专门讨论,但是在他这些简略的文句中,已经把三者的关系界定得非常清楚,也让我们毫无歧义。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八个字,多么恳切、有力量!如果你能相信这八个字,请问你没有信吗?你都相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了,当然就信了;那你愿意往生吗?“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谁不愿意去啊?

    从弘化的立场,善导大师说得很简单。如果强调这样信、那样信,信要怎样、愿要怎样,说得非常复杂,可能有的人还听不懂。所以,有时候善导大师不谈信愿,信愿自在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ee274f1d0bf: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pray:包含所有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 得生者: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中,信愿行皆含,但称名,定得生
      • 得生者: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标题:信、愿、行三者是什么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mc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