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
我们知道,积极的回应对孩子早期的心理稳定发展具备着重要的作用。当被积极回应时,孩子是开心的、安全的,当缺乏回应时,孩子是焦虑的、害怕的。
因此,我们在照护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且恰当的回应,这有利于孩子发展出安全型依恋,发展对周围人的信任感与爱的联结,并感到强烈的自信,满足孩子健康发展需求。
本篇干货内容,来源于摩尔妈妈APP的免费老师培训,由前新东方、汇佳幼教专家徐苗娟主讲。
作为摩尔妈妈APP「云教研体系」的高级顾问,徐苗娟老师具有10余年幼教从业经历,曾领导参与多家知名幼教机构的教学管理及运营(规模30家分园及以上)。

本期培训内容适合的学习对象:
在居家场景「客厅小班」中开展教学活动的老师。培训内容有助于帮助老师们了解,回应性照护的重点及原则,以及如何针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制定课程内容,从而提升课程质量,带给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
一、0-3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安全感和情感依恋是0-3岁孩子的重点需求,正是这些感受在影响孩子一生的情感归宿,自我认知,和未来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为什么安全感和由此建立的情感依恋那么重要呢?
这是因为,当孩子睁开眼睛看着他的妈妈的时候,他的视觉会自然地锁定“这个人很可能是我最亲近的人”。然后通过身体接触和对话视觉,他们建立了早期的情感依恋。孩子最早期的时候情感是没有分化的,它将逐渐分化成为复杂的情感和情绪。孩子早期和妈妈或者主要照料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种非常安全而稳定的情感理念,他才会逐渐的离开妈妈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我们在环境中任何一方面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和由这些关系建立起来的连接,是主导0-3孩子未来走向一个关键点。你会发现那些情绪稳定,相信爱相信别人的孩子,早期都得到了非常稳定的,充满了爱和尊重的照顾和互动。
4句话概括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1.良好的关系能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2.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孩子自我改变和社会性的发展。
3.良好的关系能增强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4.良好的关系能促进同伴之间去发展能力,满足孩子早期的需要。
怎么来满足孩子早期的需要?
1.从孩子角度和孩子的需要出发。
2. 要跟随孩子独特的发展路径。
3.注重关系和互动质量。
4.立足于尊重和长远发展的养护和教育。
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个0-3老师她制定的整个课程方案,是立足于孩子近期发展的需要,并且规划到了他的阶段性发展需要,这样的老师就是比较优秀的了。

二、到家场景下的回应性照顾重点及原则
在探求什么是回应性照顾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关于回应性照顾的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日常生活的基本照料(对孩子的照料需要跟孩子的发展相一致);
第二,制定以游戏为基础的课程(自主自由的玩耍,能够让孩子学会成人教不会的东西);
第三,鼓励孩子解决问题(发现孩子解决问题的情况、喜好和遇到的困难,有助于建立孩子的成长路径)。
到家场景下回应性照护的五个原则
一、思考孩子这个年龄段的需要是什么,兴趣是什么,并给予支持;
二、避免总想扮演老师,试图教他点什么,要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给他足够的感知经验和体验经验,让他去认知世界;
三、了解每个孩子独特的沟通方式,用积极的方式去回应,并教给孩子你的沟通方式;
四、将问题视为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努力自己去解决问题;
五、重视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质量,帮助他们丰富在成长阶段的成长经验。
小知识:脚手架技术
回应性照护里面有一个词叫脚手架技术,是指成人平时和儿童互动的过程中,留意他是如何学习的,并且鼓励和支持他,用正确的技术去支持他,这就叫脚手架技术。就好像孩子成长的路径就在你的脑子里,他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你就大概其知道他要往哪发展,然后你创设这样的环境看他感不感兴趣,如果很感兴趣,你就支持他一把,给他一点材料,给他一个环境,看一本书,支持他一下,他立刻就沿着那个方式就去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到家场景下如何高效精准的拓展优质陪伴时间
三种优质时间:
一、具有教育意义的,又有目标性的优质时间。
二、非目的性的优质时间,即没有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给予了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三、给孩子适量的独处,专注游戏时间。给孩子独处和专注的游戏操作的过程中,他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发现自己的兴趣。
所以在课程开始前,不妨跟家长先沟通,我在陪伴这个孩子的时候,每天可能会留出10~15分钟,给孩子一个独处和专注的时间,因为专注同样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培养的品质,包括大孩子也是一样,3~6岁的孩子同样需要独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