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之仁,止为何物?

儒家之仁,止为何物?

作者: 小灯塔合伙人杨洋 | 来源:发表于2024-07-13 22:19 被阅读0次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它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彼时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乱纷纷,百姓苦不堪言。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矢志不渝地推行仁政思想,志在救民于水火之中。周游列国苦寻明君,屡战屡败仍屡败屡战…他却毕生不改其志,不忘初心。

那么,儒家的这个“仁”究竟有何魅力让孔子痴心不改,这个“仁”到底是什么?

今日我且来谈谈个人对此的理解,文一发出,诸君姑且一看,解释权全在汝等。

关于“仁”字的涵义如下:

一、作为名词的释义:

这是一个会意字,是立着的一个人(自己在左)和二(他人在右)组成。“二”是自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人、三个人、多人乃至社会。

简而言之:一个人如何处理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谓之“仁”。

作为名词有仁心、仁爱、仁者…

二、作为动词的释义:

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乃至社会的一种行为表现。也就是如何行仁之道,换而言之就是自己如何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孟子》离娄上说:道二,仁与不仁。

仁是正道,对万事万物有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也是仁爱、仁德…

由内观,观察自己如何行仁而后内省。以发自本心的仁爱之心,来和其他人交往,在社会上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我们有幸生而为人,应当行仁之道。

大家来看看《论语》中的如何讲“仁”…

1、仁者爱人

这种仁爱思想,有不同的层次。

首先,这种爱是从“亲亲”(爱亲人)开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

其次,是广泛地爱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对他人的爱,主要表现为“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一种有差等的、推近及远的爱,和墨家的“兼爱”有所不同。

此外,“仁者如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遇到任何事情,先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哈哈哈,仁者孜孜不倦地追求自我道德完善,而后达到“仁者无敌。”

2、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是修身,既包括克制私欲,又包括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孔子认为,“为仁由己”也就是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而“礼”则是社会的规范。孔子认为,“克己”的修身和对礼制的恢复可以让“天下归仁”。

3、“仁”是德性的统称

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为五德)于天下,为仁矣。”

“仁”是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也可作为社会篇道德规范。仁是五常之首,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4、“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

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只能做到“三月不违仁”。

反之不仁,就是不走正道。

由外观,观察他人于社会如何行仁而后自省吾身。比如地产的那个许钱钱,就是富而不仁的典型,他在物欲横流中失去了作为人的那颗仁心,没有忠于自己的心是谓不忠,接踵而来的不义、不孝、不悌…他已然失去了做人的良知。

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必然没有好下场。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由此可见,不仁者不听劝告不知悔改,害人害己甚至导致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戒。

哈哈哈,关于仁,见仁见智,各人各有见解。仁者见仁,求仁得仁…

生而为人,为人处世,是做仁人还是不仁之人,端看自己的选择。

总而言之,“仁”是宽容温柔,厚德载物;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行事为人…

“仁”是人有仁心,以仁爱之心、仁德之心在世间行走。

是以“善心大爱为仁”;“国泰民安为仁”;“世界和平”为仁…

为此,我们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毕生之追求,忠于自己这颗与生俱来的仁心。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行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期盼着大家所奉献的每一份光和热都如星星之火般,可以燎原。你我的每一次努力和奋斗都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温暖有爱。

与诸君共勉。🤝

相关文章

  • 善待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儒家觉得礼仪的使用是以和为贵的。善待作为儒家仁之讲义之一,...

  • 医为仁术:读懂“仁”的智慧

    仁,是儒家文化和中医学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仁,究竟是什么? 儒家文化之“仁” 仁是大爱。 子曰:“君子务本,...

  •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2)儒家性善论说明

    1. 儒家的核心就是仁,那么我就从解释和思考仁的含义开始。 仁之三义 人之性:人性向善(人皆「可能」为君子)人之道...

  • 延时一天打卡

    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孔子。其创立了儒家学派,思想内容的核心为“仁”。 孔子所说的“仁”,指人与...

  • 儒家简述 - 草稿

    儒家中的仁与礼,人之根本,国之基石,代表 儒家的思想对人、对家庭、对国家的重要,儒家中的中庸也代表着“和”...

  • 空海浪花(5则)

    1 道蕴无量性德,以其利万民之用而开显之。 儒家以人(仁)为本,开显道之仁德,使天下人皆归于仁。归仁即归道也。 道...

  • 儒家“仁”

    儒家的核心是假仁假义片面和合主义,孔学周梦儒教不堪大用,欺世盗名,孔子老师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圣人”,三...

  • 天人六议之——儒家仁道观02

    儒家仁道观02:(上接儒家仁道观01,系讲稿纲要回忆编写) 上次谈到儒家仁道观,在孔子这里,“仁”更多是一种为政状...

  • 何为儒释道精髓?

    儒释道是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合称。 “儒”是指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 儒家论“孝” - 草稿

    百善孝为先,孝也是至德要道,至仁要道。儒家讲救人义自然也重视孝道。那么何为孝也?何为儒家之孝也? 我认为儒家之效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之仁,止为何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qq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