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提起这个老掉牙的话题,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种伤害。
伤害我的,是一个孩子的焦躁和莫名的恐惧。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个邻居的孩子来我家借书。
要借的书,是女儿上一年度的课本。
“阿姨,我想和姐姐说话,我想和她玩儿会。我去她房间找她好吗?”女孩儿边说边要上楼。
“姐姐睡了,她今天上课,很累。我来帮你找书好吗?我们一起,去姐姐书房,那是她平时待的地方。”
“阿姨,哪一个是姐姐?我和姐姐玩儿,是小时候了,现在我都不认识她了。”
她拿着女儿的毕业照问。
我连忙指给她。
“我好羡慕姐姐,好喜欢姐姐。”
“羡慕姐姐什么呢?姐姐哪里让你这么喜欢?”
“姐姐学习好,画画很出名的。我爸爸天天说,你就不会像小豆儿那样?你看看小豆儿,她的画很出名,学习是捎带的,也学的那么好。”她说。
“啊,你爸爸这样说啊?姐姐也没有你爸爸说的那么好,她就是做事很认真和专注而已。”
“是呢,我爸爸和妈妈天天挂在嘴上,我好讨厌他们这样说。”她崛起嘴巴,厚厚的高度近视镜泛起了水雾。
“爸爸妈妈是爱你,希望你学习进步才这样说的。”我尴尬的安慰她。
“阿姨,我想经常来你家里玩可以吗?我想看看姐姐是怎么学习的。”
“当然可以了,欢迎你来。”
“来,吃点水果,让阿姨也告诉你姐姐的几个学习习惯好吗?”见她恋恋不舍,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我说。
“阿姨,你认识我妈妈吗?你有没有她的电话?我把我妈妈电话告诉你好吗?”谈了一会,她不安的说。
“要不你给我爸爸打个电话吧叔叔,告诉他我在你家里。”她又央求老公说。
“你爸爸不是知道你来我家找书了吗?”
“还是打一个吧,我好怕我爸爸,也怕我妈妈呢。”
电话是打给她的妈妈的。果不其然,她妈妈让她找到书就马上回家。
“阿姨,你送我到楼下吧,我怕呢。”她无奈的崛起嘴巴。
看着她厚厚的高度近视镜片那双眼睛,我无法拒绝。
“为什么那么怕爸爸?”
“他老骂我,一考试就骂我,发脾气,说我学习不好,吓死我了。”
看着她瘦弱的身影,我的心中一阵无奈。
我从不怀疑,每位家长都会认为在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更关注每次考试的成绩?固然,成绩相当重要。
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像谁谁谁一样呢?
当家长关注别人孩子满张卷子的红勾勾,是否看到他们数十年、几十年的努力?是否看到为了养成一种爱好、维系一种爱好所付出的艰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做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否真的和孩子一起度过那些艰难的历程?
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固然没有错。只是,榜样,也只是用来参照,而绝非用来变成一种诅咒,一种对自己孩子的诅咒。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映射。这并非没有道理。除去先天性对数字计算、文字阅读有障碍的人以外,还有更多的人被这种问题所困扰,无法集中精力去取得家长所期待的成绩。
然而,更多的原因,来源于学习的习惯。
既便如此,还有个体差异。
所以,你怎么能说,成绩差就是孩子自己的错呢?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唯一需要一生努力的,仅仅是做自己,而不是做任何的其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