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中等个子,体质瘦弱,属于那种一阵风能刮走的样子。一张近七十岁的脸,皱纹斑斑可见,一笑菊花似的纹理和微暴的牙挤在一起,一看就知道是操劳惯了的农村家庭妇女。
婆婆生有两男一女,在那个年代不算多。虽然这样,但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还是累弯了她孱弱的腰。公公早年是村里一带建筑手艺较高的水泥师傅,大多时间在外地打工。如今年纪大了,已多年没出远门,在家和婆婆务农。受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公公很少帮婆婆做过家务。扫地,洗碗,喂鸡鸭这些家务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对这一切,婆婆默默承受,任劳任怨,好像那些家务活生来专属于女性。每次田里做完农活回家,婆婆还得里里外外操持干不完的家务活,像陀螺似的忙得停不下来。而公公呢,则能悠闲地泡一壶热茶,卷一撮香烟,等着婆婆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即便这样,也从没看到婆婆发过半句牢骚,抱过一句怨言。我和先生结婚一二十年了,没看过她和公公吵过架,拌过嘴,这在那个年代的夫妻应该说是屈指可数的。从我和先生认识,到踏进家门那一刻起,我经常能无时不地感受到了融洽的家庭氛围,见证了相敬如宾的一家大小。
婆婆虽没读过书,但也出身于文化之家。父亲曾是当时远近皆知的风水先生,每天门庭若市,打小就见惯踏进门槛的各色人物,耳濡目染各种习俗和礼仪,养成了知书达理的性格。她教养的几个孩子中,先生性格内敛随和,小叔子心胸开阔,小姑性情也温顺如水。一家人相处融洽无不得到左邻右舍的羡慕。
国庆节第二天,本想回去吃中午饭,由于临时有事耽搁,先生九点多打电话说不能回家。后来事出有因,一点半还没吃午饭的我们又临时决定回家吃饭。一到家,正愁不知怎样向两位老人解释其中原因。前脚刚迈进门,后脚婆婆就迎上来问:“你们吃了没有?”跟她说没吃吧,怕她怪我们一会儿说要回来,一会儿说不回来出尔反尔;跟她说没吃吧,又实在是欺骗快饿扁的肚子。犹豫几秒钟后,还是硬着头皮说:“还没吃。”本想会遭到婆婆一阵埋怨,没想她转身对女儿说:“囡儿,这么晚还没吃,肚子一定饿了,我去煮面线。等下炖鸭汤,晚点喝鸭汤,你在学校伙食不好,多喝鸭汤补补身子!”一席话说得我心底暖融融,如释重负,云开雾散;听得女儿喜笑颜开,如饮甘怡。整个下午到晚上,女儿似乎跟奶奶更亲近了。对奶奶煮的面线,炖的鸭汤不仅赞不绝口,还吃得得津津有味,连今天中午吃的面线,也非得奶奶亲自下厨煮给她吃才肯罢休!
婆婆,以正直善良的品格教育了儿女一辈,又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包容了孙儿一代!她那无条件接纳和包容一切的心,暖化了我,也暖化了女儿那颗踏实幸福的心灵。我始终学不会的教子之道在勤恳善良的她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她身上彰显了……
好婆婆,好家风!
好家风福泽子孙,绵延乡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