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这个也值得欢喜?
当时看这篇文章《中国一声禁令!澳洲陷入绝境!全国多地已经告荒:增税,猛罚,所有人的好日子都到头了...》,也许眼有点花,还以为是咱中国大陆上的新闻,心里还一震,振奋,激动,啊,这一天终于来了,中国终于对垃圾动手了,这么重的罚款,这样的高科技,这样的大力度,简直跟整治交通整治酒驾一样啊,反腐打黑的架势,来真的了。高科技都用上,不怕治不了你,就叫你“车让人”也乖乖让。
搞半天,是人家澳大利亚。放心,人家深知环境有多重要,才把上百吨包含可回收的垃圾往中国送的。没地方送运出去,他自己也一定会处理的。因为,重视,所有人都重视。他们的管理手段居民素质环境意识都不是问题,问题只是早年有中国回收。中国之所以回收别人的垃圾,就是因为根本不知道环境不重视环境。现在不回收别人的垃圾还觉得了不起了不得,完全没看一眼我们自己的垃圾都是怎样处理的(没有处理,仅只填埋而已)。这才见得差异,差距。
等一两年过去,别人家园还是那么优美,空气还是那么清新,我们呢,还是那么地大物博,填埋垃圾的森林山地还多得很呢。是吗?反正还没到被垃圾包围的那一天,所以也就不用去正儿八经地对待垃圾。人家提个小塑料袋没按照红黄绿桶(不可回收的日常垃圾,可回收的垃圾,植物垃圾)正确放入,无线射频技术就能识别捕捉到你,就要罚500~2000刀,已经开始实施。我们开个大车装上吨的垃圾随便倒个地方,地方人不肯,才叫乱倒垃圾,才罚个几十上百元人民币。

(二)垃圾的距离与仁术的高下
环境不值钱。
因为环境不值钱,所以垃圾就不是垃圾。垃圾,倒掉了,扔掉了,而后就在眼前消失了,不见了。眼前的世界还是好好的,眼前的生活还是好好的,也许在变,也没怎么变啊。
我们就这样远离了垃圾。眼不见,心不烦。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君子已远庖厨也。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此君子之仁术。中国人,每个人都称自己为君子,都擅长仁术此精深之国术。
即不忍其觳觫,直到见其觳觫,见环境觳觫,望着眼前的环境而觳觫。也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门前垃圾已无法扫干净的时候。空气中飘来垃圾的特有的腐臭味,家里放满空气清新剂也无济于事,双层纱门窗也拦不住满世界蚊蝇。也就是到了只有解决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者自己的时候,才开始产生意识。环境,垃圾,才有了概念,栩栩如生重口味色香味俱全绝对立体感的不可能从眼前消失的的概念。只有身处周遭垃圾的环境中,每天面对,须臾不离不可离——呜呼,这逼真的垃圾与逼真的环境,这样的垃圾的生活不下去的环境,才叫环境。需要动手拼老命改变的环境才叫环境。
天生的青山绿水,那不叫环境。就像爷爷的田爸爸的钱不叫财产更不叫珍贵的财产一样。一边讨饭,一边会深刻体会财产的深刻含义。
日本,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高度发达,环境又高度优美的国家,都有过此经历。人性大同。真的大同。不过人家的眼光比我们远许多。我们把垃圾送个隔个几百米两公里远就完事了,人家则要几千上万公里漂洋过海能送多远送多远地送到我们,卖到我们中国来。看看,人性大同吧,只是差距真是十万八千里啊。人家不仅深深懂得环境与垃圾,还把两者已分离了,分得有十万八千里远,环境是自己的,垃圾是别人的。人家的仁术是大仁术,望尘莫及啊,大手笔,大眼光,大天地,胸怀全球。我们的仁术太小儿科了,跟掩耳盗铃差不多——就一个意思啊。跟人家那不是隔了几条街,是隔了个汪洋大海,隔了个星球啊。

(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现在,我们不接收垃圾了,这就上了个台阶,值得沾沾自喜,扬眉吐气。领导人又说,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感觉噔的一声又上了个台阶。而这说法是五年前就提出的,感觉又上了个台阶。但十几亿人还是站在原来的台阶上。这事儿,就只能是国家带着老百姓走,往上走。真的。
我在自家搞垃圾分类都五年了,非常认真的,不分类都做不到,必须分类才心里舒服。食物植物等可入土腐化的为一类,纸张其中,纸多就卖,或送别人;塑料一类;有时有金属,玻璃等不知怎么办,归可回收的吧。骑行好几年了,电筒车尾灯头盔灯用过的电池扣与大小柱状电池很多了,真一个也没敢扔掉过,全放铁罐里,不知如何处理。就是给新买的酱油开个盖封,给袋装牛奶剪个角,那么点塑料片儿,也会小心收在塑料一类,分开放好,再提到楼下对应的可回收垃圾桶里。
家里没一个人跟从我,还成天挤兑。我也认了。分得再清楚,提到楼下,一看那垃圾桶,可回收不可回收,人家都是乱放的。街上垃圾桶比以前倒是多了几十倍,可回收的大绿桶,不可回收的灰黑与暗蓝桶,街上几十米就有一两个,还有种铁木结构双并桶,中看不中用,每次放换杂物时要仔细辨认分类文字。但这些都像是应付检查用的。最后,大卡车一来,所有的大桶小桶铁桶塑料桶,统统倒进车里,然后统统拉进深山里山谷山沟里。
我做的一切,都是个零,没有任何作用,再做八辈子也没用。尽管如此,我还是这样一丝不苟地分类,因为已经习惯了,好像衣服就要套上身裤子就要穿腿上。从个人角度,我已做到头了。
我骑行过一些县市内外的高山平原,非常优美清新的环境中,不幸碰到过好几次垃圾车队,太臭了,都想坐火箭逃离。选择性忘记地名。我也懂仁术。我觉得,这仁术,也是一大包垃圾。垃圾,就要处理掉,不能任它在什么地方发臭。不是扔到深山老林漂洋过海,送到月球上也不行,是要处理掉,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物质循环转变分解化合地处理掉。说难也可能也难,说简单可能也简单。
忽而明白,这世上最重要的环境,乃你所在的国家。一切环境皆生于兹,得于兹,成于兹,变于兹。只有国家的意志、理念,国家的统筹,运作,国家的策略,规划,国家的头脑,眼光,手段,才能把垃圾拒之国门之外,且将垃圾消灭于国门之内。
忽而明白,一帮君子小人,做来做去,终也是做的自扫门前雪的勾当,终也停步于此,懈怠于此,满足于此,眼不见心不烦于此,不干不净于此。怎么做,都有股猫腻味,时有时无而已。胸怀如此,仁术如此,法术如此。把孔子学院开遍神州开遍全球也就如此,即便全世界都是真君子也就如此。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是老百姓的忧法与乐法,忧了乐了也是白白忧乐,做不了什么。故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王才有王法,才能实施王法,实施一国之法。环境者,无边无际,即率土之滨也。
(四)绿水青山就是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这个词,以前多是个文学词语,很少用到,也如那时的小孩大夏天不会随便就去吃冰条雪糕冰激凌。时人眼中只有穷乡僻壤。90年代初,在楠溪江游泳。溪水的清澈,楚楚可怜啊。水中卵石历历可数,还能捡到水鸡蛋,水中有石斑,躺铺,光眼君,千年不大,白板,溪鳗等鱼儿,与吾身吾目吾心吾性灵亲密接触(啊,想起来就醉)。躺在水中避暑时就想,楠溪永远就这样就好,千万不要搞什么工业办什么企业………
很庆幸,在她最美时爱过她。
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思,一呢,绿水青山从来就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也换不来,金贵得很,金山银山,是个比喻。一呢,就说好山好水里有金有银,能带来金银富贵,须好好经营,好好保护,像风水树一样好好供着。这是领导人说的话,也是很有水平的话。这可不是比喻,里面有政策,手段,行动,最重要的,还有绿水青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好读书吧,连不读书的人也知惜纸。这便是实效。
领导人的话反过来说就是,金山银山中有绿水青山。小民的理解是这样。

附: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