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局外,困于局内

作者: 小疯子的呓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22:38 被阅读205次

        一周前读完这本书,心里就一直被一种阴郁的气息遮罩着,每每思索着读后感要写些什么,心中就静静流淌着淡淡的绝望。有的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回味无穷,有种领悟到作者意图的窃喜,比如上一本《解忧杂货铺》,而这本书,却让人陷入思考,可怕的思考,思考着自己所处的社会是否同书中一样荒谬,自己是否如同默尔索一样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当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又期待着自己能有不同的结局。

        默尔索似乎知道自己的结局早已注定,那就是死亡。“在我还过着那荒唐的生活的时候,一股源自未来深处的阴暗气息便已经朝我袭来,它从未来的时光中穿过,有它的地方,我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每一种事物不再有高低优劣之分,相比于曾经的生活,未来的生活也未必就更加真实清晰”。在死亡面前,默尔索早就认命,所以对他来说,明天赴死跟20年后赴死没什么区别。既然命运早已注定,他作为一个个体,什么都没有的个体,母亲的葬礼,情人的期盼,他人的生命,对他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社会想把每一个默尔索变成一个合乎规则的公民,而跟默尔索有关联的每一个人都想让他在不同角色满足期待。养老院工作人员想让他成为大众眼中的孝顺儿子,时常探望母亲,在母亲葬礼上伤心欲绝;他的情人玛丽想让他成为一个好的丈夫和未来的父亲;他的老板想让他成为一个有雄心的员工,服从安排去巴黎开拓市场;事发后,检察官和陪审员们想看他悔不当初的样子;神甫想让他放弃自己固有的信念,接纳上帝。这其中每一个人都在急着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打磨成他们期待的样子,合格的社会公民,但却没有一个人去试图理解他,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没在母亲葬礼上落泪,对玛丽结婚要求持无所谓态度,对老板调任提议兴味索然,这些事情虽然不受认可,但是不足以引起轩然大波,于是作者安排默尔索在同样的心境下杀了人,甚至开了5枪。这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一个看起来与世无争,甚至平易良善(默尔索的自我评价)的人竟然残忍杀害了一个与自己无冤无仇的人,还开了5枪;情理之中的是早已认命的默尔索不过是“把握了自己能把握的一切”,包括那把枪,既然一枪也是死,5枪也是死,多开几枪又何妨,无关紧要。所以当默尔索杀人,法院又无法找出合理的杀人动机时,只能试图通过他之前的行为拼凑出默尔索的形象:冷漠、无情、没有人性、没有灵魂。于是之前所有无关紧要的小事都变成一个个铁证,直至把默尔索送上断头台,“以法兰西民众之名”。

        尝试着去理解了加缪笔下默尔索的心理之后,我开始反思。一是反思我们的社会是否也是一样荒唐;二是默尔索这样的反抗方式是否值得采纳。

        加缪笔下的荒诞社会与当下的社会确实并无二致,以致于觉得这个社会没有不合理之处。但如果一个社会容不得一点瑕疵,即当理性的规范达到极端,所有人都必须在事无巨细的规则下生存(比如要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世界也成为荒诞的世界了。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可能从小到大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规则,这些规则可能不涉及法律人伦,也可能不关乎道德品格,但是一旦破坏规则,就被归类成“怪人”。就像我寄宿高中时不让留长发,必须穿校服等,一旦你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可能就会被指指点点,被划归为叛逆的坏孩子等。一旦你日后不甚做出违法违规之事,比如失手伤人,如果知情者,可能就会抖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陈年旧事佐证,你一直都是坏人这样的论点。像电影《搜索》,女主因患癌症未给老人让座而遭人肉的事情,仅仅因为某一情境下的一次失当举动,改写了女主自己和许多人的命运。在一个荒诞的社会里,任何一件小事都有这样的蝴蝶效应,足以掀起一场风暴。这样看来,我们的社会是否在法律伦理之外,再多一点点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和包容呢?

        如果说默尔索是以自己的“无所谓”态度作为武器去反抗这个荒谬的社会,那么这种反抗方式是否值得推崇?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舞台剧,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剧本,不论出场时间长短,但殊途同归,最后都得“领盒饭”。在结局注定的人生中,默尔索选择了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当老板说他没有雄心的时候,他也不辩解,他说自己在大学时候自己应也有类似的雄心,只是毕业后就发现一切都无关紧要。对他来说,所有的生活都相差无几,所有的改变都是徒然,因为人生的结局永远无法改变。最初我以为这个人莫不是得了抑郁症,这才发现他是看破红尘,一心等死。所以,人人向往的时尚之都、浪漫之都巴黎,在一个毫无盼头的人眼里,是“院子里黑黢黢的,鸽子有很多,人是白种人。那里十分肮脏”。这样的人生态度透露着绝望,即便它是个强有力的武器,我想我也不会使用。

        可事实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是默尔索,或者曾经是,或者正在成为他。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久久不能释怀的点。我们变得越来越淡薄亲情、友情、爱情,我们变得自私麻木,只注重自己的感官感受,任由外界环境和身体舒适度成为左右我们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把自己与这个社会剥离开来,原因甚至不如默尔索高尚,默尔索享受孤独,我们害怕孤独却又不愿意与人交心。可怕的是,这样的现状却并非是超越生死的豁达,而是无意或者无力改变生活之后的麻木不仁。如果不在有限的人生思考一下应当怎样真正活过,也许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愚钝的我们未必有默尔索的释然。

相关文章

  • 生于局外,困于局内

    一周前读完这本书,心里就一直被一种阴郁的气息遮罩着,每每思索着读后感要写些什么,心中就静静流淌着淡淡的绝望...

  • 如何放下焦虑

    “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局内做事,局外修心。 病之由来入局深,心之所需局外得。——...

  • 不被内卷化的,局外人

    局,分局内和局外。局外人看局内人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局内人看局外人像个笑话。 但,这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局。 成全...

  • 《局外局内》

    局分内外,正如事有大小、天有阴晴……有时候,明明是局外人,却想做当局者,不愿站在旁边,但又不想聚焦于中心,...

  • 2020-04-27

    局内局外 我以为我是局外人,看着局内的戏;不想,我自身却在局内,旁的瞧着我演戏。 踏着青石板,一步又一步,发出哒哒...

  • 太极

    局内人之惑局外人不知 局外人之悟局内人不解 生如打太极,能玩通透的并不多

  • 局外人 局内人 思维转变 视角转变

  • 11月23日 局外人

    局内人,眼睛就盯着前面的路。局外人所要考虑的,恐怕不是局内人了解的。 局外人需要站到高处,远处思考...

  • 局内还是局外

    局内还是局外 局?大局观? 昨天学会的一个观念,是从小说看来的,我很多思考都是从小说中学会的, 我思考了一天了,我...

  • 困局

    生活,就是一个个的局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变数有时,人在局内有时,人在局外有时,你以为置身其外却又受困于一个更大的局 文|蝉羽

网友评论

  • 434063a25fc4:局外人!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感受也是很复杂的。虽然忘了主角的名字,但一看到没有在母亲葬礼上流泪就对上号了:smile:
    小疯子的呓语: @荆棘鸟和知更鸟 哈哈,我最近给公司更公众号笔名一直是“不死鸟”或“知更鸟”
  • Sunshine_c1d8:记忆中你短发高挑,干脆很酷。我迷路在武大,你交换去武大,带我去教室,逛书店,分享很多资料。突然看到你的文章,欣喜若狂。
    提起笔,去寻回初心。。。
    小疯子的呓语: @Sunshine_c1d8 没想到这里遇到,也是欣喜若狂,虽然相遇时间短暂,还是很开心那样一段时光😊现在已是长发,,你也加油,望再见!
  • 62d802a7ee26:我们太贪慕看似高尚的“淡然”,在过程中失去了本真,总拿看似“无所谓”的外壳去掩盖已被自己鄙夷许久的实体,最后导致一个麻木的感觉全无的灵魂,还要伪装着让毫无干系的人看到那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淡然”。笔记不错:+1:
    小疯子的呓语: @轩梓辰 you got me

本文标题:生于局外,困于局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vg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