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192409/d511605ea5e50c4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92409/1fc643fe3f515d79.jpg)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闲读《诗经》,看至“柏舟”一首,不觉心生震动。在两千五百年以前的时代,一个妇女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来,都让人无法言说了。其诗之好,正如注解里所说的“委婉缠绵,一气呵成,取喻起兴,工巧细密,千古佳作。”
此诗分五章、三十句。其中第一章的韵,今与古通,读起来尤感流利。这女子夜不成寐,明亮着双眼,漫无边际地遐思。她自我感觉,这种状态就像是泛着一叶小舟,在宽广浩瀚的河面上漂流,真是仿徨而孤寂极了。后面的两句,她强调说“不是我没有酒,也并不是我不会去遨游散闷”。话只说到这里,其实她的完整意思是,喝酒和遨游也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排遣开她心中的烦闷。
二、三两章,她连表了三次心志。“我的心不是镜子,不管好的坏的都能容纳;我的心不是石头,能搬来转去;我的心不是席子,可以铺开卷起”。真是个刚直的烈女子啊,通过这几句诗,她的“威仪棣棣”已跃然于纸上了,让人心生敬佩。这让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他的《离骚》。要论起来,这位无名氏女子的时代还在屈原之先呢。
在第四章,这女子更具体地表述了她的遭遇,那就是“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想起那些事来,她在沉寂的静夜,不由地又气愤起来了,忍不住坐起来两手握拳来回捶打自己的胸口。她可真是个性情中人啊!
第五章里,“日居月诸,胡迭而微”,由个人的遭际、情怀,已写到了日月,发出了“天问”,这女子个人的小情怀也就不小了。想象其为人,虽然刚肠嫉恶,但眼光、见识必定是甚为广大的。“心之忧矣,如匪浣衣”,这一句也很打动人。屈原在《渔父》中说的一句话最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不能忍尤攘诟,正是千古以来清白之士的通习。
诗言志。这女子说她的遭际让她的心志不能奋飞,但她写成的诗,在她身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却已奋飞了几千年,流传到了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