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这一章,第一句和第二句连续四个“莫”字,都是代词,意思是没有谁,没有什么。我觉得这个字带有强烈的语气,表达作者对事物看法的无比自信和鲜明观点。换言之,就是老子坚定地认为“柔弱定能战胜刚强”。这个观点在第8章,第36章和第66章都有以水做比喻的类似论述,这里属于重申和强调,在此不再赘述。
这一章的第二个观点,是老子借助圣人之言说出的一个同义反复句。现在流行一句“重要的话说三遍”,老子在此是同一个意思的句子说了两遍,足以表达强调之意。他语重心长地告诫统治者:作为国王和君主,判断其是否称职的标准即是否能为国家忍辱负重,勇担当,敢作为。换言之,一个优秀的统治者或管理着,一定要有承受屈辱和灾难的胸怀和铁肩。我想,老子在说这句话时,应该是有感而发,与当时诸侯纷争,而统治者软弱无能,让百姓生灵涂炭,饱受苦难有关。老子期盼有朝一日,世间能够出现兴利除弊,奋发有为,带领人民战胜苦难,扫除屈辱的一代君王。
最后一句,正言若反。似乎是对读者阅读本章的一个提醒,也似乎是对阅读本书的提醒。意思是:我郑重其事说的话,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说错了说反啦,其实,正话反说,恰恰是《道德经》一书惯用的笔法之一,其实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诸如:“大巧若拙”“上德若谷”“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都是类似的表达。所以,阅读《道德经》要保持冷静和警醒,不要忽略微言大义。
本章虽有三个观点,但一般读者记住正言若反也就可以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于别人的言论,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花言巧语,大话谎话蒙蔽,另一方面,要虚心倾听一些刺耳的话,不太中听的话,也许,这些才是忠言良谏。在这一点上,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是个很好的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