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出生在山里,这个村子一共没有多少人家,但绵延得很长,从南到北足有三四公里。村里有个小学,生子和小伙伴们从这里毕业,走出山去镇子上的初中,初一开学前的暑假生子跟着爹拼命地干活,看着地里庄稼,生子的爹脸上笑容也多了很多。
去了镇子上,就得住校。生子从爹手里接过了五块钱,然后接过娘递过来的包袱,里面是娘凌晨起来做的干粮,起码能吃到星期三,再久就不能存了,会长出细细的白毛。走出家门,小伙伴们等候多时,大家有说有笑地走在小路上,生子莫名地回头看看自己家的院子,四周的桃树都已经挂果,显得那么亲切。
沿着小路走一个小时,便到了学校。大门口立着一块大木牌子,上面张贴着新生名单,按照名单生子找到了自己的宿舍,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高低床拼在一起,能住二十余人。简单归置一下来到教室,班主任已在讲台上坐着,每进来一个学生,便会询问姓名,把信息登记在一个表格上。人到的差不多了,班主任开始了自我介绍,姓林,本地人,教英语。然后安排学生上自习。生子的脑袋转得快,姓林,本地人,班主任莫不是邻村的?可是想这有啥用呢,生子甩甩脑袋,开始看着手中的课本发呆。
一个星期过去了,林老师也和大家熟络了,周六中午上完课,住校的学生便可回家休息,这是这所学校的传统,每周休息一天半,周六中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上晚自习。生子和小伙伴们再次聚在一块,沿着校门前的小路,向着大山走去。回到家,娘早就烙好了饼子等着,生子也像饿狼一样的拿起饼子随意夹上咸菜大快朵颐——不是饿,而是家太亲切了。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生子的成绩却是一落千丈。小学时他还能考个班里前十名,甚至期中考试的成绩还不错,但到了期末却是倒数后几名了。生子看着手里的成绩单,历史、地理、生物那一位数的成绩,羞愧难当,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大家都收拾行李回家了,而他的行李虽然也收拾妥当,但他还真迈不开回去的脚步,回去意味着什么?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叹息?生子埋下头不敢想。他托同村的伙伴给父母捎去口信,谎称帮助老师整理办公室,第二天再回去,自己蜷缩在宿舍的角落,准备挨过这难过的夜晚。
天渐渐暗下来了,生子裹上被子毫无困意。沙沙沙,宿舍外传来了阵阵脚步声,生子心头猛然一紧,不及思索,一个人影便进入宿舍,接着便是手电的光柱照在脸上。“高善生,你怎么没回家?”是林老师的声音。生子嗫嚅着说不出话,林老师身披大衣,环顾宿舍一周问:“还没吃饭?”生子点点头,林老师脱下大衣扔给生子:“跟我走,披上,外边冷。”
生子听话地披上大衣,跟随林老师在黑暗中穿行,穿过学生宿舍区,来到教师的单身宿舍。林老师推开门,让生子进去:“你随便坐,我煮点面条,食堂也关门了,真是的……”一边抱怨着,林老师一边忙活开了。生子打量着林老师的宿舍,一张床,一把椅子,一个小煤气灶,还有一辆自行车靠窗停放。很快,林老师将面做好了,师生二人一人一碗,在小桌上西里呼噜吃得淋漓畅快。吃完饭,生子要去洗碗,林老师一摆手,示意他放在那里。拉近自己的椅子看着生子的眼睛说:“不敢回家?”生子低着头。林老师叹了一口气,对生子说:“成绩下滑有下滑的原因,你现在自责有什么用呢?你考虑考虑为什退步那么厉害,如果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天天心不在焉吗?”“不会!”生子脱口而出。林老师笑了:“响鼓不用重锤,你知道就行了,你爹妈那边我来说。”生子要回宿舍,林老师拦住他说:“算了,宿舍太冷了,还没有电,在我这凑合一晚上吧。”于是师生二人挤在一张床上,第二天一早没吃早饭就匆匆地出门了。
果然不出所料,林老师的家还真是生子家隔壁村子,林老师蹬着自行车,后座上是拿着大包小包的生子,到了上坡的地方,生子就会跳下车来,林老师也会下来推车,就这样接近一个小时来到了生子家门外。
生子娘看到林老师带着生子回来,忙不迭地将正在劈材的生子爹叫出来,他们把林老师迎进院子,寒暄着。林老师放下车子,拉着生子爹在门口说了好一会,生子爹脸上神情不断变化,随即和林老师握手道别,生子跑出院子的时候,林老师骑自行车的身影已经远去。
那个寒假生子至今难忘,父母没有问自己的成绩,反而对自己还特别好。春节后还没开学,生子爹便拉着生子出门了,首先来到商店,买了一堆礼物,生子这才知道原来爹要带他去拜会一下林老师。不知道生子爹是何等的神通广大,七转八转地找到了林老师的家。谈的什么生子一点都没听进去,只记得在将礼物放下的时候被林老师拦住了,他说:“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教好你是我的责任,学好也是你的责任。我不会因为你成绩差而对你区别对待,我也不会收这些礼物。我要是收了,怎么面对课堂上的那些同学?”
路上生子爹忐忑着,一路无话。开学后的新学期,生子在林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期中考试时,成绩再次跃居全班前五,生子将年前那张成绩单和这次的成绩单拿回家,生子爹脸上全是高兴的神色,嘴里嘟囔着:“这才是真正的老师哩……”
多年后,生子大学毕业,走出了大山,走上了工作岗位,面对着更加精彩的生活,每当夜深人静时候,都不由得想起想起求学的那条小路,想起那条小路上发生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