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7小七——学习需要一些“干扰”

「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7小七——学习需要一些“干扰”

作者: 80c6d8603f07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23:10 被阅读9次

P95

这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这种行为被称为“生成”。即便是拿熟悉的资料来考你,就算是简单的填空也可以强化你对资料的记忆,增强你在以后回忆它们的能力。在测验中,想出一个答案要比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更有利于学习。强迫自己写一篇短文还会让资料被记得更牢固。克服这类小困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学生们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思考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识。

当你要回答某个新题目,或是要为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时,生成能力对学习的帮助会更加明显。一种解释是,当你想方设法寻找答案,从记忆中检索相关知识的时候,在得到答案、填补知识空白之前,你会先强化大脑中到这部分空白的检索路径;当努力填补完这部分空白后,你便在头脑中建立起了到新知识的联系。举例来说,假设你家住佛蒙特州,别人让你说出得克萨斯州首府的名字,你就会思考各种可能的答案:达拉斯?圣安东尼奥?厄尔巴索?休斯敦?即便你无法确定,在猜对正确的答案(或是由别人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前思考可能的选项,对你也是有帮助的(答案是奥斯汀)。你会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会绞尽脑汁地考虑可能带来启发的线索。你可能会产生一种求知欲,甚至会因为觉得被难住了而感到祖丧,并且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并不完善,存在空白。这样一来,你在看到答案后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进行的尝试虽然会有失败,但这样做却能刺激你在发现正确答案后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为答案的编码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坐等答案送上门所没有的效果。解决一个问题总要好过记住一个问题的答案。尝试一种解决方法但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也是要好于不去尝试的。

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

通过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提升学习效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第一,产生情绪

当苦思冥想的时候,大脑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会有一种急迫想知道答案的急迫感。

当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答案时,会沮丧。当自己想出答案时,会莫名的兴奋,有一种成就感。

在整个过程中,会知道自己的某个知识存在空白区,发现知识并不完善。会有一种想要多学知识的冲动。

第二,产生刺激。

尝试解决问题以后,无论有没有成功,都会在知道答案以后,深度处理该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也叫做“生成”。

“元宝的一件解决问题的小事”

我想到了我家那可爱的元宝小盆友。他前一阵还在上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啦,回来找我哭诉,说他不想上幼儿园了,因为小朋友欺负他了,还趁老师不注意打他。

哭的很悲惨。我抱了他很久,直到他停止哭泣。我问他这个事他想怎么解决。他想到的就是让我替他摆平。我跟他说,这是你们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妈妈参与不合适。你想想你能做些什么让他不打你?

他想了半天说,我可以自己告老师。

“这个办法不错,寻求老师帮助。还有吗?”我说。

我可以不跟他玩。我可以离他远远的。

“妈妈,如果这些都不好使,你给他妈妈打电话行吗”

我说,这个方法也很不错哦,我同意。

第二天他真的找老师来解决了,也开始躲着打他的小朋友,我利用鼓励的方式,让他继续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从问题看经验之谈”

最近,你想教会他人一个什么经验,这个经验是你自己从生活或者工作中总结出来,觉得非常不错的,你将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果。

我个人有画思维导图的经验,导图确实在提升结构力方面很有帮助。

如何帮助他人学会用思维导图提升结构力呢?

第一,先学会一些基础操作。

第二,给其一篇文章,让他用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文章脉络

第三,找到文章的组成部分,画成导图。

第四,让他总结画的时候,困难的地方,疑惑的地方,画的好的地方

第五,最后给他一个标准的答案,对比反馈找到问题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7小七——学习需要一些“干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la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