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师进修学院的老师 ,这两天上级派我们到市里的小学进行调研活动 。我已经来到这所本市著名的小学三天了。
学校正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 ,主课老师们非常得忙 ,特别是语文和数学老师。几乎整天的课就是这两个老师上 。
前两天听了年青人讲的复习课,很替年轻人捏把汗。我就一个感受,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有一定的距离,老师的语文素养在课堂里显得尤为重要。
我一直寻找着一节课理想的状态:这节课是活的。老师和学生是在交流的课;教与学是有趣的课,课堂上是有目标训练的,但是又在不经意中体现……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推开了三年级的一个班 。他们第一节上的语文课,征得同意,我们俩同事坐在了教室里。
我们坐在教室的时候 ,这个班全体孩子都站着在读书。他们原地站成行 ,很整齐。他们两手捧着打开的课本 ,声音洪亮。站在最前头的班干部领读的声音洪亮,很有示范性。
班里的老师在巡视,督促不认真的孩子。这位老师看起来人到中年,大概有四十多岁,这样一算,大概有20年的工龄 。
上课了,老师先让孩子们坐下,表扬孩子们站着读书读辛苦了,现在可以坐下休息。
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大概总结了一下昨天下午模考的内容,存在了问题,其中说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 如何读懂一段话,或者学会归纳总结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当时我还在想:这么难懂的问题,难道老师要讲理论吗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能听懂吗?结果是我多想了。
老师让孩子们打开了第一单元的课文 。老师教孩子们第一个学会的内容就是如何抓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燕子》的第一自然段
翻到《燕子》一课 ,一边提问一边让孩子们默读思考:归纳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老师的要求非常的明确:1让孩子们默读两遍。2孩子们归纳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老师随机点了一个孩子的名字 ,那个孩子站了起来 ,回答:“这一段主要写了燕子的外形 。”
见老师还看着他 。多么聪明的孩子呀 ,立马就知道自己的答案回答的不是完整 。接着回答:“这一共写了三个方面,作者写了第一方面是燕子的羽毛,第二方面主要写了燕子的翅膀,第三方面是写燕子的尾巴。”
老师点头说回答得好,接着说:“能否回答的再简洁点,这样的答案你得多写好几个字,好累人呀。”
这位孩子站在那里,不会回答。老师叫了另一个孩子。这位孩子口齿清楚地说:“这一段共写了三个方面 ,作者写了一是燕子的羽毛,二是写了它的翅膀 ,三是写它的尾巴。”
老师竖起了大拇指,说:“学霸就是不一样,老师一说你就知道!”老师对着她竖起大拇指。孩子们露处敬佩的眼光。
老师让这位站着的孩子再一次学着这样回答了问题,才让他坐了下来。
《燕子》第二自然段
老师让孩子默读第二自然段两遍,说:“现在试卷上出现了这一段,请你做答。”
老师提问:“请问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有孩子举手,回答:“春天美丽的景色。”
有孩子一直举着手,老师注意到,说:“看来,还有人觉得你说得不对。”
让这个一直举手孩子说,他:“不对,这一段主要说了燕子很美。”
老师说:“谁说得对呢?我再来读读课文。”她又让孩子们读一遍课文,一边启发到:这一段真的只写了燕子的美吗?还是真的只写了春天的美?
在老师的引导下 ,有一个孩子说:“这一段主要写了燕子在春天很美 ! ”还有孩子说:“春天很美,燕子给春天增添了乐趣”
老师总结了这一说法:“春天的景色非常的美 ,俊俏的燕子在春天更美。”
孩子们露出了惊喜的神态 ,终于再次懂了这一自然段概括的好方法 。
《荷花》第二自然段
老师让孩子们翻到了《荷花》一课,让孩子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两遍,提的问题是:“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一学生回答了的内容是第一句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老师说:“我们学过,归纳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有可能是第一句话,如果是总起句的话。”
老师放慢语气,对着这位孩子说:“你说的这句话是这一段的总起句吗?”
孩子犹豫了,或者他发现自己答错了。老师继续问他:“如果不是总起句,那我们要概括出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怎么概括?”
孩子回答:“得看看每一句都是在讲什么,那几句在讲同一个意思。”
老师说:“好,现在看看,第一句在讲荷花开了不少。那第二句呢?”
孩子回答:“第二句在讲荷叶的密,大,绿。”
老师说:“剩下的几句都在讲什么呢?”
另一位孩子说:“剩下所有的几句话都是在讲荷花开花的姿态。”
老师说:“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孩子回答:“这一段主要讲了荷叶和荷花。”
老师总结了类似这一段概括的方法,孩子们兴趣盎然。
悄然绽放《赵州桥》的第二自然段
老师说:“以前我们学过围绕一句话来写一段话,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样的段落。”
老师让同学们翻到《赵州桥》的第二自然段。让孩子们默读,并思考:“这一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这一句叫什么句?”
孩子们这一块掌握得好。答案正确: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句叫做总起句。
老师紧接着抛出一道难题:“这一句有什么作用?”孩子们能回答出:引出下文的作用。
老师让回答正确答案的孩子上黑板板书:引出下文,让孩子写一遍。
《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
《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是小学中段最典型的习作讲读课文。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丽。”这句话就是考试的爆点。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这段的总起句。是一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老师耐心的反复强调这一句的重要性,并让一孩子上黑板板书:承上启下,过渡句这重要的几个词。
老师让孩子们默读这段之后,开始提问。结果一位男生没有听课,一问三不知。老师幽默地说:“你得接受我夺命连环大提问。”同学们会意的一笑,教室里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有个同学把早自习刚读书的内容给忘记了,老师说:“你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呀!”
我仔细观察:孩子们嘴里念着这句话,感觉有趣极了!不知不觉中就把这个歇后语就学会了。
听见孩子们开心的笑声,我们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是心情愉悦。
真是一种久违的愉悦的课堂!这是我们听了三天课听到的最轻松的一节课。
一堂课无非三种表现形式 ,一种老师紧张 ,学生不紧张 。一种老师不紧张,学生紧张。一种老师不紧张,学生也不紧张。这堂课老师不紧张,学生也不紧张,这堂课还是一个愉快的课堂,这难道不是理想的课堂吗 ?
一下课,我们就走到了讲台上和这位老师攀谈起来。我们交流的也是如此愉快!原来这位老师工作了30多年,是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了。
我只说了一句:姜还是老的辣!教学也是一样,这真是一节难忘的随堂课呀!
暗香浮动
网友评论